浅析影响大学英语听力中的非语言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俊丽
摘要: 听力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分值比较大的一块,也是众多考生感到比较头疼的部分。本文就影响听力分数的非语言因素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 非语言因素 解决方法
听力部分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占据着三分之一的分数,听力成绩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整体成绩。制约听力的因素除我们通常所说的词汇量、语音、语调等语言因素外,非语言因素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笔者就此作简要的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影响大学英语听力中的非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听力技巧(包括综合理解障碍)等。这些虽然不是影响听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1.心理因素。容易产生两种极端:①开始认为听力很容易把握,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当发现听力课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当教师对答案准确性要求较高时,就会转向极端。②认为听力课很难把握,枯燥单调,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两种态度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消减学生的学习动机,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对听力产生一种恐惧感,听音时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或态度不端正。有些考生一两个单词没听明白就认为会影响整个句子或文章的理解,进而不知所措。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有的考生虽然带着耳机,样子也挺认真,但注意力不集中,结果选错答案。而态度不端正则是因为有的考生对有些题目有恐惧感。比如听力考试中最难的是复合式听写,大多数考生一看到这种题就害怕,从心里放弃作答,结果常常是把个个本来可能会写的单词却没有写出来,导致失分。
2.文化背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听力理解。了解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道德、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概貌,以及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有了解了所学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信息包含的真正含义,才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语言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理解起来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比如,“The soldiers said all army supplies were from Uncle Sam.”如果考生不知道“Uncle Sam”指的是美国的话,对这道题就不能理解。再如,“ Bob is a green hand in the company.”,如果不了解“ green hand”是美语习语“ 生手”的话,学生就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听力技巧。通常有三种情况:①有些学生不注意平时的听音练习,只在有限的课堂内做一些练习,没有打好基本功。②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只要多听就行,听取了大量的录音材料,不论什么材料都听一遍,常常囫囵吞枣,没有对每一篇材料进行详细的反复的听。或者有的同学听两遍后,就照着录音材料边看边听,结果看懂了却没有听懂。这是听力中的一大误区。③有的考生没有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结果录音放完了自己也感觉听懂了但是什么也没有记住,自然不能正确作答,尤其体现在文章理解和复合式听写中。而有些考生每句话都能听懂,笔记也记得很全,但不能理解整篇文章,导致失分。
二、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了解了问题所在,我们就能够对症下药。下面笔者就以上弊端提出一些建议和改正的方法。
1.消除心理障碍,消除对听力的恐惧感。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①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老师要控制教学内容和进度及听力材料的难度、形式和强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对学生犯的错误及时提出指正,对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练习的内容的难点、重点向学生作具体的解释说明,使学生练习时有侧重点。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参与学生练习,与他们交流思想,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②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听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录音材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首先让学生听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英语九百句》、《疯狂英语》等,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听一些故事情节简单的英文小故事、新概念英语等。在听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看一些健康向上的英文电影,如《音乐之声》、《阿甘正传》、《西雅图不眠之夜》等。另外,有条件的话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英语歌曲。③加强课外练习。要求他们利用大量的录音资料、VOA、BBC新闻、网络资源等,进行模仿,间接地使自己的语音语调标准,从而不至于在听的时候产生听懂却写不出来的情况。
2.了解英美文化。有两方面的要求:老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熟悉各种场合的话题。其次学生要掌握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英语读物,特别是关于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教育、体育、节日等方面的书籍,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扩大知识面,熟悉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拓宽视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实现有效的文化交际。另一方面,学生要利用大量的有声资源,如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收听英文广播、歌曲等获取相关信息。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大量的口语及文化背景知识,增加信息量。此外,学生阅读英文小说,在理解小说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3.提高听力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大多数学生没有精听和泛听的概念,什么材料都认真地听一遍,结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慢慢地对听力失去了信心。学生精听时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录音材料或有故事情节的小故事或科普文章来听。先把全文内容听一遍,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再针对没有听懂的部分反复听,若确实听不懂就看原材料或查影响理解的生词,然后再听,有致能够彻底听懂为止。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辨音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如果听了两遍没明白就看着原材料听,就达不到听力的效果。而泛听,顾名思义,就是泛泛地听,内容可以不受限制,尽量多接触听力材料,以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听一遍,听懂其大意即可。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暂时忽略不管,以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总之,不论是精听还是泛听,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就可以达到的。第二,听力不是单纯的听音过程,要求人脑手并用,动用全身的各个器官,根据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来推测其对某事物的观点态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要勤用手,做好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有些句子当时听懂了,但是真正在做选项或填空的时候,就会显得手忙脚乱。尤其是忽略了一些细节点,往往会影响对全文的整体理解。第三,要听说相结合,光听不说不行。教师平时要加强对口语的要求。现在的大学英语有听说教材,恰好补充了这一个空缺。
4.拓宽知识面。听力会考到经济、政治、地理、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学生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涉猎英语国家的各个方面,大量阅读中英文报刊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听力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且学生也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学生只要坚持科学训练,英语听力水平一定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吴元霞,杨博.简析影响听力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3]辛斌.交际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5).
[4]李毅,孙历颖.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