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者合一”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广权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已经摆上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三者合一”, 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知心者引导者组织者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严密性的基础学科,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渗透着数学服务生活的痕迹。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学在科技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显著。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已经摆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面对现实社会提出的高要求,学习对象的差异性、教学课堂的多变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三者合一”,才能体现新课程目标要求,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知心者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深刻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引导学生按照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学习,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做学生学习过程的知心者。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直观性的认知、感触、了解数学发展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符号等抽象性的过程,并最终形成经验系统。由于初中生在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波动,经常性地找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对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进行认真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学生只有掌握的数学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识的组合越合理,才能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将学习的外界信息吸收转化为自身认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二、教师应成为数学知识认知的引导者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教材的相关知识点的整合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材,以教材为本,按照《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发展的认识。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领会单元数学知识结构,认真构思整理,对教学内容按技能、概念、原理等进行系统分类,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注意知识内容的前后贯通。其次教师要准确号准教材知识的脉搏,找准本单元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贴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以点攻面、点面结合的方法,突破难点,分散难点,将知识难点贯穿到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和解题过程中消化和接受知识。最后教师要做好复习辅导工作。教师要熟悉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照教学辅助材料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精心选配好例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外作业题,实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贴切具体丰富,教学环节层层紧扣。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时,我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第一节课讲清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定义,推出其性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五种判定方法,然后再用两节课进行强化巩固,编写较容易的题目,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进行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知识再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完整系统有个清楚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内化和保持新知识。
  
  三、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真正体现自身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数学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统一,促进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完善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如,在讲解圆的概念时,我通过“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为什么不做成‘扁圆’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学生经过小组研究、探讨,从“圆上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一定”这一认识水平上加以解释,为初步理解圆的定义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2.注重新旧知识衔接。
  实践证明,没有坚固的基础,就不可能有高耸的建筑。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必须做好旧知识的复习,减少接受新知识的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课堂复习小结来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如,在讲解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给学生代入消元的解题模式,不能有效渗透代入消元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因此,我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自然产生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进而减少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
  3.注重新知识的传授。
  在传授新知识之前,教师一般都用具体形象的语言、用最基本的常识性的概念来说明本单元的大概,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总的印象,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动机,促使反思和联想。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情绪,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能促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简单过程,而是实现学生能力充分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认知规律,按照新课改标准,紧密贴近教材、学生、课堂,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贯通性,实现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