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岫虹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对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精力集中,思维敏捷,把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调节到最佳状态,就能真正领悟数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学习过程的乐趣。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大千世界,凡是人类进步的地方都存在数学人的奉献。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对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特别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代替的特殊功能,是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摇篮。教师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数学美不像音乐、美术、舞蹈那么直观形象,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展示数学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领会数学中结构的完整性、图形的对称性、布局的合理性、形式的简洁性、逻辑的严密性中所体现的数学美。如教师在讲《乘法公式》时可以挖掘乘法公式的简洁美,在讲《二次函数》时可以挖掘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美,在讲《黄金分割》时可以挖掘黄金分割令人赏心悦目的比例美,等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用美的眼光去审视数学时,枯燥无味的数字、公式、定理、定律等就会变得美妙绝伦,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启心智,陶冶性情,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引人入胜的情境是学习动力产生的催化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积累的实际,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教师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在64方格的棋盘上,第一格摆1粒稻谷,第二格摆2粒,之后均以这样倍数增加逐一摆满棋盘,第64格要放多少粒稻谷?地球有这么多吗?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引数学典故进课堂,以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是人们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失败、反复琢磨、探索而取得的,对这些数学典故,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地给予介绍。如教师在讲《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以及从发现到现在已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介绍多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和途径,介绍1940年卢米斯专门编辑了一本勾股定理证明的小册子――《毕氏命题》,作者收集了这个定理370种证明方法,其中包括大画家达・芬奇和美国前总统詹姆士・阿・加菲尔德的证法。这些生动感人的数学故事,能点缀枯燥的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探究数学枯燥领域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享受学习乐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通过动手实验进行合作探究交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在《角的比较》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活动:要求学生用一副三角板在同一平面内画出所有小于平角的角,并探索这些角的度数有什么特点。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认真地画起来并记录好所画角的度数,最后合作探究,得出了结论。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享受了学习乐趣,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1.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图文并茂地展示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地再现复杂的几何与多变的函数图形,还可以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示意图表。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浓缩教学内容,快速演示归纳推理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高效直观地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在教学之余开展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体会,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比如可以举办数学小讲座、速算比赛、测附近山头的海拔、出数学墙报、举办数学作业展览、解题经验交流等活动来丰富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3.分层次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搞一刀切,努力满足不同的学生个体的不同学习需要。分层次教学产生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适应了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基本消灭数学学习的盲区,这样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会更足,化学习阻力为学习动力。
  4.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成功之喜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寓教于乐,让每位学生爱学、乐学数学,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