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玉群 徐 刚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学模式,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中学数学教学模式 转变与对策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数学课程的本来面目,数学被认为就是做题,歪曲了数学原有的过程,因此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新课程目标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建立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应采取如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与策略。
一、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固定模式,即复习―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而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数学教学理念,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或创新中学数学教学模式。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
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在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例如在新课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新知识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模式:提供情景、材料―引导观察讨论、试行概括、形成假说―验证假说―发现规律性结论―看书对照、重点研讨―练习应用及时反馈―评价总结。这一模式让学生以研究者的方式参与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增进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因而,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从单一传递到交往互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讲授在先,学生视听在后”的单一传递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方向的信息传递为基本途径,师生之间是比较稳定的“授受关系”。这种单一传递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交往互动的教学模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在单元、综合复习、习题课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这种模式:呈现问题、习题―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开展课堂辩论―归纳总结―灵活应用。此模式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该模式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互助学习氛围,在动态开放的课堂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协作,使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激发而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及时畅通而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将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3.从单纯学数学到辨析应用的教学模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把数学与应用剥离,对数学和实际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致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薄弱。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习课程后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这一理念无疑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辨析应用中可采用这种模式:问题实例―分组研究―探索分析―归纳结论。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关,体味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标准下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转变的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单纯的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用,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模式,在转变教学模式时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提高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引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就是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然而在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并不是说对新课程的教学根本不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新的课本、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使它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面对新出现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地选择教学模式。
2.取长补短,发挥各种成功教学模式的综合作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述。它既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点,同时也应该辩证看到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必然有它的弱点和局限性,不能因为强调了某一方面而无意中忽视了另一方面,好的教学模式要用好才能发挥它的优点。没有一成不变和绝对领先的教学模式,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成功教学模式的整体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同时掌握多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模式,一方面能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沉闷局面,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从认知、情感、社会性、创造性等各方面促进学生成长。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已将计算机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催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要配合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活动优越功能,设计和编制各种课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教育实践也让笔者感到: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教学手段。因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既定程序进行,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过程,这样使得整个教学囿于固定的一个框框中,缺乏活力和灵活性,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选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整合,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工具,进而使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永华.浅议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2,(2):53-54.
[3]金小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教学,2003,4.
[4]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范彦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