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行
摘 要: 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始终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学习观念、心理情感因素、口语任务的布置和口语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1.引言
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年2月,国家教育部确定了180所高等学校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并明确了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兼顾听、说改为以听、说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转变,即由原来的重视语言输入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这无疑是可喜的变化。作为教改一线的教师,更应认真对照课程要求,结合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来指导实际教学,特别是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
克拉申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习得的途径,学习者只要在较小的心理障碍的情况下,借助语言环境,大量
地接触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第二语言。最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其中可理解性尤为重要。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i+1”表示略高于原来的语言能力。因为略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输入最易为学习者所“关注”,成为受关注的输入,而“受关注的输入”更易为学习者“吸收”,能有效加速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而Swain 1985年根据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结果得出输出假设。她认为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生需要被逼着“输出”,充分利用现有语资源,需要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只有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semantic processing)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syntactic processing)。
3.两大假设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师生共同改变
学生方面要转变学习观念,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下习惯于听教师讲解的弊端,在口语课上不仅做一个听者,更应努力成为一个说者,同伴和教师都是自己获得语言输入的渠道。在其他学习者发言时,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倾听,或跟旁人说话,或忙于准备自己的发言稿,这时教师应及时阻止,告诉学生倾听显示对他人的尊重,更是获得语言输入、互相学习的很好的途径。有时还能从他人的讲话中得到灵感和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讲稿。在提高学生发言积极性方面,显然有更多的因素要考虑。有的学生语速很慢,脑子里有想说的,却挣扎着表达不出来,这样听的人和说的人都不轻松,甚至很痛苦。这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帮助,用“Do you mean...?”这样的方式来揣测和重新表达学生的意图,这一过程教师又给了学生可理解输入;在学生口语表达的初级阶段,可鼓励学生说关键词组而不是一步到位说出完整的句子,从而降低难度,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获得一点成就感。在有语境提示的情况下,根据关键词听者往往能够推测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这在本族语使用者日常交际中也常发生。另外,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组织语言,说明他们更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而不是流利性。这个误区急需纠正。即使我们在用自己的母语交流时也时有错误出现,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是忽略了,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我们获得信息和处理事务。同样,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会犯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因此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前提下要容忍自己和他人出现的语病。在初级阶段,学习者应更多关注输出语言量的多少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即可理解输出。笔者认为在口语教学开始之前,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语言学习理念,并让其深刻地认识到:It’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be a good listener as well as a good speaker:information and ideas really matter when I speak.并且在以后的口语教学中始终提醒学生实践这两点。
教师方面要重视学生口语课的心理情感因素,为学生语言输出活动尽可能减少各方面的干扰。在场地方面,要求学校提供可移动桌椅,方便小组成员面对面讨论。这样的座位安排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氛围的改变,觉得轻松不那么受拘束。掌声也是调剂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中国学生往往比较在意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肯定,因此要鼓励学生给予同学热烈的掌声。
(2)口语课的课堂组织
小组讨论是口语课常用的模式,经常使用容易让人产生倦怠,因此,教师应根据话题的不同变化课堂组织形式,如游戏。笔者把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词汇做成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其中的两位用英语解释卡片上词的意思,肢体语言为辅,组内其他成员来猜,3分钟内猜出词最多的组胜出。其他小组可以竞猜,解释正确和猜对都能得分。有竞争,有表演,学生们乐在其中;在做“Share a piece of news that interests me and probably will interest most of my classmates too.”这一任务时,笔者让一名学生面向其余学生而坐,放上麦克风,想象自己坐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播报新闻,也可把自己想象成是自己喜欢的一位节目主持人,并试着模仿其风格。学生们都很享受这一过程。在做travel这一主题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位驴友的经历,在调动起兴趣后,让学生假设如果有机会见到他,有什么问题想问他。设计这一interview的活动,不仅是训练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避免基础的语言错误,而不只是习惯于被老师提问,同时通过学生的问题,也能了解到他们在旅游方面的兴趣点,为下一次相关主题讨论作铺垫。
4.结语
学生有提高口语表达的愿望,如何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需要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教师要担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监督者,同时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地完成口语任务,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明,丁万江.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另解[J].外语界,2005,(02).
[2]冯涟漪,吴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02).
[3]吴燕,蔡叶.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3).
[4]李萍.语言输出假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