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 欢
摘 要: 本文作者在新教学理念的呼唤下,结合学生将参加高考的实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策略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教学对象及需求 学习积极性 学习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
一、 引言
作为一名毫无教学经验可言的年轻教师,笔者在备课时很少将学生这个动态因素考虑进去,并且一直认为授课内容经过老师的讲解能够完全被学生所掌握,所以笔者很少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促进他们学习策略的发展和指引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Learning is not necessarily the mirror image of teaching though it is the goal of teaching”。因此,笔者的教学无法收到预期效果。自从学习了语言教学法高级课程后,笔者的认识有所改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开始逐渐有意识地将学生这个动态因素考虑进去,通过他们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将学习策略引入课堂,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下面笔者就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学习策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进行探讨。
二、教学对象及他们的需求
“When I was in secondary school,I seldom asked questions.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teacher always tried to explain the stuffs as detailed as possible,leaving no queries among students...This method is well-known as the spoon-feeding education system in which we are fed with piles of notes and text books.On the other hand,students...only care about getting results good enough to enter a university.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 examination oriented...” (Nunan)
Nunan在香港大学对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的,他们来学校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进入大学。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所中学高二的学生,较其他地方的学生而言,他们更怀有“鲤鱼跳龙门”的梦想,一年后他们将参加高考。为追求分数,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的学生对应试教学有着一种特别的偏爱。传统的应试教学固然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今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决战高考,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三、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动机是一种为达到某目的促使人们向前的内在驱动力,它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学生们记笔记和死记硬背就是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所驱动。用这种方法学知识较难也较枯燥,因而在学习初始,每个学生都很积极,但时间久了,大部分人就不能持之以恒。作为课任老师,笔者有义务帮助他们坚持下去。笔者尝试着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很多研究显示“emotional or psychological security needs may show up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where risk-taking cannot occur unless students feel psychologically secure”。因此,课堂上所设计的活动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以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水平为基础,既富有挑战性,通过努力又能完成,以此消除他们的焦虑。而且,课堂气氛也很重要。笔者尽力地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安全感:觉得自己是主角,受到关注和尊重;尽量地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为答错一道题或表现不佳去讽刺、责备他们。大多数中国的学习者怕丢脸,他们会把公共场合的纠正性反馈视为挫折,即使这种纠正是必须的。对于这些学习者,纠正性反馈最好慎用。遇到这种情形,笔者通常是先用升调重复学生的陈述,以此来暗示他某个环节出错,希望他能自我意识到并予以纠正。如果通过这种方法他本人还是无法觉察,则让其他的学生予以纠正。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同伴的纠正比老师的纠正更具安全感。
此外,Crookes和Schmidt认为激励因素与课堂方法有关。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们学习语法和知识点是通过听老师讲解、记笔记来完成的,这种形式的课堂让人觉得沉闷,昏昏欲睡。为激励学习者的兴趣,尝试一种新颖又实用的课堂模式,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笔者尝试着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或各种活动的形式导入知识点,避免了开门见山。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课堂活动尽量采用开放式的,这样可以使他们觉得有用武之地。如:介绍西方节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根据课本给出的图片让学习者先描述图片内容,然后猜测这是什么节日,与我国的哪个节日相似,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再对此西方节日进行补充,并深入主题:入乡随俗。
四、学习策略的引入
研究显示恰当地运用学习策略,包括某些可能的行为,如寻找对象进行交际对话;对单词进行归类便于记忆;进行自我鼓励等,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的熟练度。
语法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决战高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都忙着做记录,便于课后的复习和死记硬背。即使这样,他们的成绩仍不尽如人意。虽然记忆可以帮助学习,是学习策略之一,但是学习不是机械记忆的过程,正如Vann和Abraham所指出的:“显然,他们(不成功的学习者)缺乏某些必要的更高层次的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使用必要的策略完成任务的元认知策略或自我管理技巧。”
因此,笔者将新的学习策略affective,social,metacognitive和compensatory引入课堂。关于affective,就是给学习者以心理及或情感上的安全感,让他们体会到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收到成绩,受到尊重和理解;关于social,就是让学习者认可所学的知识不是为了应试,在社会上也是实用的;metacognitive就是要求学习者课前预习,便于课堂上对预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提问;课堂上对重难点部分的解释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前一天所学内容将被考查,间或用词组造句,间或根据句意填空,其目的在于促进并落实他们的复习工作。与此同时,为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学生们被要求在学完每一单元的内容后都进行自我评估,如:这一单元,我学习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能记住新的单词和短语……,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我能正确地运用这一单元学习的语法;我能……;我犯了哪些错误……;我的困惑是……;我希望了解……;我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帮助……至于compensatory,就是在他们进行自我评估后针对问题“亡羊补牢”。
另外,为巩固学生的认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任务。进行策略训练前,笔者先告诉学生们下一个活动的目的,操作步骤。如:对于阅读中遇见的陌生单词,学生们被要求先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构词法来猜测词义,然后查字典核实,而不是直接地询问老师。在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最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训练是要先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样他们才会配合你,取得预期效果。
五、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他们“take the roll,tell students things,organise drills and read aloud,etc.”。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If a teacher is indeed wise he does not bid you enter the house of his wisdom,but rather leads you to the threshold of your own mind”,Hedge指出。鉴于此,笔者尝试着对笔者的课堂模式进行以下改革。
第一,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上。笔者认为,一个掌握了一套学习策略的学生是具备了独立学习能力的。因此,在课堂上,学习策略的培养应放在首位。
第二,把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激励者和资源。Nunan指出,“making instruction goals clear to learners,and encouraging them to become teachers”。课堂上,学生们被要求相互探讨,力图解决一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在语法课堂上特别被强调。在语法课上,他们被要求先找出文章或段落中含有新句型的句子,然后根据这些句型总结出规律,而不是未经思考直接被告知规律。接着,他们被要求扮演教师的角色,向其他同学解释考查这种语法点的相关练习。这样做可以激发他们的动机,正如Assinder(quoted in Nunan)所指:“I believe that the goal of ‘teaching each other’ was a facto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Being asked to present something to another group gave a clear reason for the work... led to increased motivation and greatly improved accuracy.”
对于学生们讨论之后还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引导他们发现、总结规律,以此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六、结语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和观察,笔者发现此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上课打瞌睡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了,课堂上的嘈杂声也小了很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活动的行列,并且他们的作业和测试反馈出更多的人掌握了上课的内容,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这次试验还存在着不足。如:学生们还是不能够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完成任务。此外,在课堂上他们表现出的社交策略水平也不是很高。
无论如何,这两个月的工作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认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多学习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在课堂上转化为一股推动力,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他们向前进。
参考文献:
[1]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rd edition) [M].Longman Publisher.2000.
[2]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M].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9.
[4]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 Nutshell: Update and ESL Suggestions.Cited in Richards,J.C.& Renandya,W.A.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Oxford,R.L.& Shearin,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in a New Key.Cited in 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Pathways to the New Century[M].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9.
[6]Richards,J.C.& Lockhart,Charles.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People’s Education Pres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Schmidt,R.& Boraie,D.& Kassabgy,O.Foreign Language Motivation: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Connections.Cited in 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Pathways to the New Century[M].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