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中音乐欣赏课课改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曼莲

  摘 要: 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新课程中的重要模块,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辅以实例,提出了自己对音乐欣赏课课改的思考。
  关键词: 高中音乐欣赏课 课改工作 思考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我任教高中音乐欣赏课多年,一直在探求适合高中音乐课的上课方式方法,希望使学生不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在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正在减弱。在课堂中,教师开始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再是“满堂灌”,而学生也乐意接受这种渐变。教育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20世纪末,很多国家不仅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力度,还大幅提高了艺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在这次课改中,音乐欣赏作为新的高中音乐教育的一个模块,会以新的姿态呈现。以下是我对高中音乐欣赏课课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1.课改应坚定不移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呢?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音乐教育行为没有很好地把音乐的美播种到学生的心田,学生无法感受音乐到底美在哪里,音乐属于什么形态的美,音乐教育中也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揭示美的规律,并指导学生塑造美。
  马克思说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的。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无疑,音乐美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法,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美的因素:内容美、结构美、逻辑美、文化美、声音美、色彩美、语言美、精神美等。学生认识音乐中美的因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同时学生会感受到音乐内涵的博大。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认识到音乐美是什么样的美,音乐美在哪里,进而启迪学生是否喜欢这类的美,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美,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美的规律,塑造类似的美。正如一位美学家所说:“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他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离开了艺术审美特征和价值,艺术的任何社会价值将无所依附。
  2.课改应注重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去发现作曲家富有创意的构思(形式美)。历代著名音乐家无不以自己独到的艺术思想使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成为典范之作,因此我们应该接受作曲家们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意的熏陶,以逐步加深对创造魅力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
  例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以简洁的主导动机开创了交响乐宏大的结构服从于一个中心思想的先河,在《第九交响曲》中史无前例地运用人声合唱《欢乐颂》来体现他“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鲍罗廷在《中亚西亚的草原上》中用力度由弱渐强、由强渐弱来塑造俄罗斯军队与商队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动态形象;《梁祝》借用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来营造祝英台“哭泣”的场面;《涛声》用钢琴来模拟晨钟(暗示鉴真每次充满希望的远航)和暮鼓(失败后更加坚强的意志);《百年沧桑》从前几段调性的游移、主题动机的变形到结束段稳定的调性及采用主题的原形来体现“香港的回归”,等等。这些例子看似简单,但在我看来其中的创意却凝聚了作曲家的创新思维,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创意,那么不但能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此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音乐想象。因为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在音乐实践中,音乐中的想象虽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但音乐来自于客观生活,从实践出发,音乐的想象也应该是科学的,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分析、评价学生的想象是否科学。科学的想象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如果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唯心主义的思想。
  3.课改应注重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先进的教学理念应注重联系的观点,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进行艺术视野的扩展。音乐的内容包含政治、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生活、民族精神、民风民俗等,音乐与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民族器乐音画中,就有“中国山水”、“中国花鸟”、“中国传记”、“中国人物”、“中国风情”、“中国诗情”等篇章,中国民族艺术又共同体现了“禅宗”思想。欧洲音乐则是欧洲社会进程的活教材,巴克洛时期的音乐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们在思想与个性方面获得解放的结果,风格庄重、高尚、宏大、雄伟;古典主义音乐是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腐朽的统治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下的产物,音乐注重主题性、民族性、戏剧性、色彩性;浪漫乐派音乐是在欧洲封建势力复辟,政治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产生的,音乐风格注重个性、幻想、感情,具有抒情、自由、奔放的特点;民族乐派音乐是伴随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而崛起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感与独特的艺术个性;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与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制度与阶级力量急剧变化紧密相连的,在复杂混乱的社会形势下,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能理解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的意义,因此产生盲目、主观、消极的思想,直接导致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现实的感觉,并注重色彩的描绘。如果我们了解了欧洲各时期的音乐风格,实际上也就了解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音乐的时代风格总是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音乐的民族风格是由各民族的文化、生活、语言、劳动、情感、地理、民情等所决定的。音乐的个人风格总是体现出音乐家独到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力和对人生的感悟,并给我们人类以启迪。
  因此,教师从教材中挖掘出生动活泼且能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也是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关键,因为学生每天都渴望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我曾上过一堂内容为《梅花三弄》的课,至今回味无穷。因为在这堂课上,学生了解了中国的“禅宗”思想(追求中道,天人合一);了解了古琴艺术的特点(清微淡远);了解了琴文化的表现形态:琴曲、琴歌、琴诗;了解了“禅宗思想”、“古琴艺术”、“文人豪士”三者间的关系;了解了书法艺术的实质(生命体);了解了古代的编钟文化(再听用编钟与乐队合奏的《梅花三弄》)。
  4.课改应培养学生判断音乐形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判断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失误作出正确反映的能力,这个过程有三个要点。
  (1)要指导学生正确感受音乐的性格
  音乐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有庄严的、辽阔的、欢悦的、热情的、细雅的,也有伤感的、哀怨的、愤怒的、倾诉的、叙事的,等等,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应判断出变奏体各段从伤感→隐痛→悲愤→惆怅的情感变化过程;听《蓝色多瑙河》时,应听出其中四首小圆舞曲的性格(第一首:欢乐流畅的;第二首:明朗活泼→柔和、抒情的;第三首:优雅幻想→旋转热烈;第四首:宽阔的,陶醉的)。若学生一开始就不能产生正确的情绪,那么就无法获得情感的体验,更不用说去认识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
  (2)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音乐体裁

  认识各种音乐的体裁,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归类,另一方面一些独具风格的音乐体裁或包含着作曲家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包含着一个阶级的思想观念或包含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能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中陶冶性情、锻炼人格、感悟生活。例如:“小夜曲”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吟唱诗人在恋人面前所唱的情歌;“船歌”体现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水上文化;“圆舞曲”体现了欧洲宫廷礼仪文化及城市社会文化;中国的“酒歌”体现了各民族以酒会友、以酒传情的民族风情。
  (3)要指导学生听懂音乐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听懂音乐语言时,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不但要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而且要允许学生提问题,以便把握学生的欣赏心理。音乐欣赏中对音乐语言的表达的认识,就像欣赏文学作品时要理解词语的含义一样。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学生应听懂三次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第一次对答:草桥结拜,志趣相投;第二次对答:十八相送,难舍难分;第三次对答:楼台相会,欲哭无泪。)辨别出爱情主题在各阶段出现的含义,(呈示部第一次出现:英台个人感情的抒发;呈示部第二次出现:“梁祝”相遇;呈示部第三次出现:管弦乐队齐奏,表现人民群众对梁祝友情的赞美。再现部中加弱音器演奏表现群众对梁祝不幸爱情的同情;再现部管弦乐齐奏,表现人民群众对“梁祝”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理解作品中为什么要用切分节奏、抢拍来表现英台的反抗,以及为什么用中低音铜管乐器来塑造封建主题。
  5.课改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生一般比较重视主课,往往将音乐欣赏课作为放松课。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必须让他们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逐渐对音乐欣赏课感兴趣。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动”,如果一个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上课都比较积极,那么另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很快被调动起来。
  1.让学生掌握上课的头五分钟,可以让学生介绍一部音乐作品,体裁不限,只要内容健康,都可在课堂上介绍。介绍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提问、设问、欣赏和介绍,作品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两人合作介绍。这样能促使学生去寻找音乐作品和作品的介绍,并在寻找过程中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及其他知识。多样的知识形式也可以吸引学生留意音乐作品,并获得知识。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利用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场景以表演和打击不同节奏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留意身边的不同事物的节奏如何用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如何将表现和节奏相结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对于学生的介绍和表演,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点到即可。五分钟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足以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
  2.鼓励学生根据作品的形象进行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
  许多音乐作品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形象即兴上台表演。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即兴思维与创作能力。
  比如,德国作曲家韦柏创作、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的管弦乐作品《邀舞》,作品开头与结尾有两件乐器分别代表着两位不同的人物:长笛代表女士,大提琴代表男士。作品引子部分的演奏犹如两位人物在友好地对话,而结尾部分犹如在跳完舞后,男士礼貌地将女士送回座位,并表示感谢。于是,我启发学生将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以表演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作品的内涵,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一次上台表演锻炼勇气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如,有的作品旋律非常抒情优美,而有的则比较忧伤,听后会让人产生许多不同的联想。在欣赏这类作品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下来,或者以诗的形式,或者以各种短文的形式,再配乐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及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即兴写作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并不是每介绍一部作品时都要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再有意地介绍作品,学生将会更有兴趣去感受音乐,去体会音乐的内涵。
  6.课改应注重作品选择上的经典性、时代性、民族性
  经典性就是代表性。应选择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进入教材,避免重复与面面俱到。教师可推荐一些风格近似的作品供学生欣赏、研究。总之,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每堂音乐课上“希望而来,满载而归”。
  时代性应体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了解过去”是为了把握音乐发展的脉络,因为音乐作品总反映一个民族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认识现在”是现代人“与时俱进”的情感体现。交响诗《百年沧桑》、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就在于这些作品符合当代人的现实情感。
  虽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民族情结是难以超越的。在教材中如能充分展示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民族音乐在维也纳音乐大厅响起,这是中国音乐家打造民族精品音乐的结果。在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也应该选择最能代表中国音乐的,尤其是能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精品之作。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创作结果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效果,而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判断音乐形象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普及大全.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