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丽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表达是学生从事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在数学课堂上,随着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时间的增多,学生必须用数学语言交流数学问题,因此,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由于数学语言特有的特点和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语言发展还不完备,在表达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语实现言的表达能力,以期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过渡,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恰当运用数学教学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例如,在教学“6+3+1=?”这道连加算式时,先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学生说完以后,我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6+3=9,再算9+1=10,所以6+3+1=10。在我表述的时候,请学生仔细倾听,然后由学生模仿着说,想说的学生试着说一说,说给同桌听,说给大家听。个别学生可能说不完整,可由同桌帮着说,最后让全部学生来说。在能说清楚这道题的算理的基础上,我再出两道类似的题让学生再来说一说,以达到巩固表达的目的。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表达,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表达连加的算理,理清了连加计算的思维过程,也为以后学习连减与加减混合作了铺垫。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生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表达。
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达,重视动手操作
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很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还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表达,通过表情、语气、手势等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觉得争先发言是光荣的,是一种乐趣,通过自己小声说、和同桌说、小组内轮流说等方式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其实,在所有的表达训练中,动手操作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动手操作直观、醒目,学生便于理解,我们再让学生把获取知识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不但能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而且能将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课堂上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和生活实物,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熟练表达,在学生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思维基础上再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元、角、分之间的化法,36角○3角6分,可以让学生叙述36角就是3元6角,和右边的3角6分是不一样的。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以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解答,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3.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其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学困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但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不仅使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注重诱导启示,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位名人说过:“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诱导是学生数学语言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数学问题准确地表达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算理、法则、定义,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导的方法。教师诱导思维恰当、有条理,学生自然明白,否则只能是一知半解。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上沛小学少先队员开展“手拉手活动”,今年扶助了12个贫苦同学重返校园,去年扶助的同学比今年少4个,去年扶助了多少名同学?要让学生理解、口述解题思路,教师可采用下列方法层层诱导学生的思维:1.哪一年扶助的同学多?2.今年扶助的同学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从今年扶助的数里去掉哪一部分得到去年扶助同学的数?4.用什么方法计算?因教师诱导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受启发后,就能口述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今年扶助的同学多,今年的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去年的数同样多,一部分是比去年多出了4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在这样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点拨有方、训练有力,学生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说思路、讲方法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发展提高。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下功夫,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表达思考过程和结果,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活跃,使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