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新期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华
摘 要: 本文结合新课程纲要的文字资料,对新课程的基本点,新课程针对教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 要点 教师 基本要求 应对
史无前例的教育革新,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如何顺利地转变教育观念,掌握课程新标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把新的课程理念很好地体现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都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所以,新课程的落实将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若不与实践有机相融,便会成为纸上谈兵,更会造成费时、费力、费财的巨大浪费。在此,本人试对新课程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一、对新课程要点的分析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新课程的主要内容达成一个共识,即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环境下,能够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学会做事,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改变目前抱残守缺、固守原有的教育局面,改变像过去那样的简单地接受和效仿他人给予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在让学生继承人类历史所积累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培养学生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新课程针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改革的基本要点对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明确的教育新目标,规定了基本方向,但是要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还必须明确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创造力
在教育方式上,把重点从填鸭式地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转变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前者,一是教师处于主讲地位,有主动权,而且这种教学方式通常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等着教师来“灌”,这就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是机械死板的条文,学过之后,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为课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一般没有自己的选择余地,常常是依赖教师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是以知识接受为目标的,它是简单的以学生对知识“懂不懂”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后者,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体现是以知识为载体,创造一个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它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及“能不能”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是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他们的思路,坚持手脑并用,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发展的。所以,从培养创造力的角度看,第一课堂的教学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应当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学科小组的科技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把给予学生问题、思路、过程和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
这两种教学方式同样有着显著的差异。前者,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模仿他人的“假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没有自己的思考。而后者,学生的思维是自我探索的“真思维”,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为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3.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当把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参加各种考试等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能自我投入、自我选择,并能全身心活动起来的教学方式。
前者,由于抹杀了学生千姿百态的鲜活个性,严重妨碍了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而受到普遍的批判。
而后者,正如前几年在国内风靡一时的美国畅销书《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要把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当作教学资源来使用;让学生在超级大本营里学习;让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教室也活动起来(有规律、有目的、科学地活动)。
4.强调师生“交往”
从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转换为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
正本清源。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和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情境和氛围。
三、教师应如何应对新课程
今时今日,我们每位教师都在积极地结合实践,探究怎样用最快、最准、最好的方式来诠释新课程的教育,掌握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此次新课程改革突破了历次课程改革仅围绕教材进行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在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等方面追求创新,是一个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对新课程的诸多新变化,教师到底该如何适应呢?
1.转变观念与角色
传统课程模式中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习惯依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把各式各样的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格式化”,最终造就了循规蹈矩,知识渊博,但缺少自创性的所谓的合格,甚至是所谓的人才。
2.重构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了,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探究性学习中,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操作实验、调查资料、处理信息,进行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3.转变工作方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课堂中的所有问题。然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去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与个人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多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之间的协调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新课程带来了新教育。站在新时代的浪尖上,我们幸运地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迎来了崭新的教育模式,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自我提升中才能很好地去实施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理念。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进行课业的研究,我们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变革。新的教育,为我们祖国的明天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期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2][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当代中国出版社.
[3]吴立德.抓住素质教育实质――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永嘉教育,20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