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数学阅读,促进聋生语言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是连接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桥梁。对于聋人来说通过数学阅读,做好与标准文本数学语言的交流,更是规范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语言理解力和表达力的重要渠道。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特点及教科书编排的说明文式的结构,使得学生普遍缺少阅读的兴趣,而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能够自发地阅读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运用阅读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不能自觉地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及时的、经常地指导。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指导方法的运用和体会。
一、探究有效阅读方式,激发学生主动阅读
在指导阅读方法初,可以采用教师示范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学生独立读三个步骤进行,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数学教科书的要求和方法,能独立地阅读课本。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选择一、二节课作为试验课十分必要,利用这一两节课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使阅读教学的教学程序具体化,提高学生阅读效果。
1.问题式阅读法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写阅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编写提纲常可以以问题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从书中直接找出答案。例如教学聋校数学第十二册中的“约数和倍数”一节,教学中可编写以下阅读提纲。①整除的含义是什么?②如果a除以b,什么情况下,我们说a能被b整除?什么情况下是a能整除b呢?③倍数和约数的定义是怎样的?它们之间什么关系?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
2.分层阅读法
分层阅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在全面把握文字的同时,把整体分成部分,然后逐一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有些题目中往往含有好几层意思或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如不能分层阅读出其全部意思,就会发生“断章取义”,不能完整地解答提出的所有问题。有些题目的表述很多,这就更加要求学生运用分层理解阅读的方法,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如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十五册p9页习题:“先说出右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并计算出实际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聋生往往笼统地阅读了题目中的文字,只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教学中,让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共有几个要求,一个要求完成后再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要求。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养成分层阅读理解的习惯,提高题意理解水平和解题能力。
3.咬文嚼字法
学生平时做题时,常常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注意不到,理解错误,解答错误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要针对语言文字的特征,借助语文知识中句子的结构加以分析。如上例中要追问孩子:“题目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并做什么?”将句子的主要成分抓住,缩短句式,学生就更清楚地了解题目的要求了。还要注意从多角度来加以分析。如九年级讲相反数时。a.从定义角度:分别求1、0、-3的相反数;b.从数轴角度:什么样的两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c.从绝对值角度:符号、绝对值怎样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d.从运算角度:相加得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般“咬文嚼字”,才能理解透彻,提高阅读的深度。
4.读写结合法
在阅读学习中,倡导读写结合、读练结合。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此外,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例子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二、传授阅读技能,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大体可分为“读”的技能和“写”的技能。“读”可分为“粗读、精读、复读”三步进行,“粗读”要全面阅读,初步认识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特别留心阅读材料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精读”阶段,进一步理解阅读内容的本质和规律,特别要注意读懂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例题,如果遇到以前学过而又记不清的内容,则需要及时对其复习,务求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同化,以得到其实的理解;“复读”阶段,就是领会阅读材料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掌握重点和关键,进而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宏观把握。这样才能象数学家华罗庚说的那样把书“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
“写”的技能,可分为在书中做记号,在书页边写注解和记笔记三种。记笔记是对付遗忘的有力武器,是积累认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记好和用好笔记。数学阅读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疑问性笔记,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时,最好专门进行摘录,系统记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突破;同时在阅读时着力发掘并记录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想法,建立起自己的“疑问集”。b.感触性笔记,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及有所发现的,都应即时记录,积累一闪而过、难以重现的智慧火花,拥有一本珍贵的“火花集”。c.梳理性笔记,如果说前两种笔记是阅读由“薄”到“厚”的过程的话,那么梳理性笔记就是阅读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对阅读内容不断提炼的记录。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还要动笔。抓住牛鼻子,正确指导学生数学阅读,使学生学有方法,学而得法,才能避免聋生“只会做,不会讲”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