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杨辉

  摘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传统的数学教材和教学模式不重视数学与实际的结合,只注重数学书本知识的灌输,这容易使学生觉得书本知识枯燥无味,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本文作者做了一些课堂教学的尝试,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渴望,努力实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联系 生活实际 教学
  
  一、前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数学是启迪智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须的,是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反之,不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初中数学是学生奠定良好基础的开端,更应学好,为此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产实际,更能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
  
  二、数学新课标与旧教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特点的比较
  
  (一)传统教材下学生学习存在的缺陷
  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体上是严格按照学科的体系展开的,不太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内容大都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这样的内容虽然便于教师教给学生成套的数学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但学生的参与只是被动的,学生只要注重教科书提供的数学题目的计算和解答就行了,完全不用考虑它们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学习难免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的内容也一般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并且多半都超出学生能理解接受范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只知道机械式地反复操练、反复模仿,在大量的解题过程中获得解题方法、获取解题经验。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数学,学到的知识不能帮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数学没什么用,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解读新课标及新教材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才能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喜欢和渴望呢?笔者认为,只有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数学”。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吸取旧教材的可取经验上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几乎每一节内容在开头都用学生熟悉的事例、问题引入,循序暂进,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数学课程明确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日本在《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中确定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态度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着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即学习和应用数学。同时还有许多国家在课程目标设置时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创设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
  
  三、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把所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变革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仅供商榷。
  (一)变革课堂教学内容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应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的过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天平,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等重的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中,使天平平衡,带几个质量都是1g的砝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左右盘各加或减相同的砝码个数,天平依然平衡。学生对这个情境熟悉而又易于理解,并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学习等式的性质,将会变得轻而易举。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学习,才易于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会自主发现知识、归纳结论、总结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2.增加生活经验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这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教师在讲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可以提供这样的场景:让两个学生上讲台表演,两人从教室的两端同时起步相向而行,经过一定时间后相遇。(两人的速度不同)这样的应用题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叙述方式,通过人物的表演形式提供了相关信息。这样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时代性,这样的题目也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变革课堂教学形式
  有数学教育家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其实真正吸引学生的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大胆地把课堂设到生活中,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通过感触到的实际事物,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再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从而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质的飞跃。那么如何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引用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进行教学。
  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平行”这节课的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先引导学生观察操场边的电线,让学生知道,如果空中的火线和地线相接的话就要短路了,那么空中的两根电线那么长它们为什么没有相交呢?大家知道因为这两根电线是平行的。然后再问:“那么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平行吗?”学生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印象。教师这时让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去观察操场上或附近有没有这类平行问题,并要求学生尽量把观察到的用图画下来。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会发现很多的平行问题,如:操场直线跑道上的跑道线之间是平行的,两棵树之间是平行的,双杠两根横杠也是平行的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在归纳了平行的定义后,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可再让学生想想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平行的例子。比如:火车的两根铁轨;滑雪运动时,两支滑雪板要保持平行;商场自动扶梯的两根扶手,等等。学生会想到很多这种平行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实际中去验证。
  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应该服务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会产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时有学生就想到这样的方案:利用同一时刻人长与人影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的比,量得人、人影、树影的长就可求出树高。利用标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利用教学用的三角尺等都可以。学生议论纷纷,增添了讨论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同时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吗?
  
  四、结语
  
  总之,对于一名担任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兴趣提高,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数学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这既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和学会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J・M・索里,C・W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家燕,王前,刘玉忠,刘莉编著.中学数学思维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