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生活实际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活动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紧贴生活;数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但在多年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农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发掘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看看有哪些对称的现象,并收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物体(如:树叶、窗花、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用来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巧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在实际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生活情境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就要根据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理性和合理地选择与设计,以此来让农村小学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融入到生活情境课堂中去,从而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的得到提高。首先,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思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还要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要注重观察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为接下来的生活情境的选择和设计做好准备。最后,根据上面两点为前提,选择一个农村小学生熟悉的、内容丰富的生活情境,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到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去,帮助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比如,在为小学生讲授“加法计算”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数字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和介绍,那么小学生就会很难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数学课本教材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进行适当加工编制,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向小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班有12个男同学,10个女同学,那么请大家来算一算,男同学和女同学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人?”这样利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很恰当地将数学计算融入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会使数学知识的传授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让小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更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三、活用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例如: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之后,我就安排学生解决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为1.2米,轮宽2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0圈。这台压路机1分钟前进多少米?前进1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纸巾筒或其他圆柱体滚动一周,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然后合作交流,想象压路机的工作状况。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活动,合作交流探讨,对抽象的知识就有了感性的具体认识,得出这台压路机1分钟前进的路程为1.2×3.14×10=37.68(米),前进1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面积为37.68×2=75.36(平方米),达到具体、形象、直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寓抽象知识于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中,从实际生活过程中抽取反映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优化了例题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探索,不斷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又如:学习求平均数后,要求学生用步测的方法测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然后随机抽取两个学生的家分别到学校的距离作为已知条件,请大家说说这两个同学的家之间有多远,在哪个范围之内。如:小明家离学校50米,小红家离学校65米,小明家与小红家之间有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小明、小红他们的家与学校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1)如果小明、小红他们的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小明、小红两家在学校的同一侧,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为65-50=15(米)。(2)如果小明、小红他们的家和学校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小明、小红两家分别在学校的两侧,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为65+50=115(米)。(3)如果小明、小红他们的家和学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应该在大于15米、小于115米这个范围之内。这样,学生学得自然、轻松,觉得学习、生活真有趣,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信心。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崔静娟.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6.
  [3]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