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数学在小学学科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以下三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想方法 小学生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能这一要求,使教师在素质教育下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实现数学课堂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一、可逆思想方法
可逆思想方法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思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顺向思维无法将问题进行解答,那么就可以从逆向思维进行思考,从结果入手,顺势推出原因,并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问题的来龙去脉,打开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不再恐惧,而是从容地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一辆汽车A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速度为40千米,2小时之后另一辆汽车B以同样的速度开出,从乙地开往甲地,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问甲地和乙地相距多少千米?在解答这一题目时,笔者就引领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了思考,并让学生借助线段图进行了逆推,首先假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那么汽车A和汽车B形式的路程加起来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之后分别算出汽车A和汽车B的路程就可以得到答案。可见,可逆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代换思想方法
代换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某个条件和某个量进行代换,从而将问题进行简化,利于接下来的解答。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可代换的量,并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在解答题目时形成一定的思维,并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用代换思维来进行作答,以此完成題目。所以,代换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例如,学校在植树节买了30棵杨树和40棵柳树,共用去400元,已知杨树的价格是柳树的2倍,那么请问杨树和柳树的价格分别是多少?通过阅读题目,可以看出,这道题目中可以运用代换思想方法来让学生进行解答,将1棵杨树价格=2棵柳树的价格这一条件进行代换,所以30棵杨树就等于60棵柳树,因此400元就是(60+40)棵柳树的价格,这样就可以得出每棵柳树的价格是400/(60+40)=4元。而杨树的价格就是4×2=8元。再如,第一只茶壶能装10大杯水,第二只茶壶可以装15小杯水,已知5大杯水与9小杯水同样多,哪个茶壶大?在解答这个题目时,学生同样可以采用代换的方法,已知5大杯水与9小杯水同样多,那么10大杯水就相当于18小杯水,所以第一只茶壶能装18小杯水,这样再与第二只茶壶比较大小,就知道第一只茶壶大。可见,代换思想方法让学生将复杂信息进行了简化,从而在解答题目时变得相对容易,提升了解题效率和质量。
三、演绎思想方法
演绎法是指从普遍性和一般性推出特定结论,也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演绎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演绎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指引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创造了条件和保障。
例如,在学习完倍数与因数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进行了练习,24×3=72,45÷5=9,36÷3=12,经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哪些是倍数,哪些是因数,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并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接下来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在学习完分数与除法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了练习,7÷13,5÷8,n÷m,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规律以及本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总之,演绎思想方法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并指引学生解决数学难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征来选择合理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挖掘自身的潜能,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拓展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施香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
[2]韩增侠.刍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6,3(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