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灾后的心理援助研究概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丽

  摘要: 本文概述灾难带给人们身心的严重后果,探讨应激理论的特点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角度提出灾后心理危机的特点及相应的干预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灾难 应激 心理危机 干预策略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留给人们两座废墟,一座是城市的废墟,一座是精神的废墟。如今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灾难过后,家园重建工作已逐步展开,而如何减轻灾难对人们心灵上的伤害,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时,会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应激理论在灾后的心理干预工作中至关重要。应激(Stress)的定义多样,目前国内常采用的定义为:个体面对生活中各种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它是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和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反应,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可能出现“应激适应综合症”。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双向的,应激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同样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应激的反应强度和对应激的耐受力。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指它是维持个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直接引起生理和心理反应,使人出现身体不适和精神痛苦;加重已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旧病复发;造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严重应激引起人的过度心理和生理反应。相同的应激源产生了不同的应激反应,这主要是个体的心理中介因素在起着调节作用,于肖楠[1]指出这类中介因素主要有五种:①认知评价,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因。而对事件做出何种认知评价又同个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有关;②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众多研究表明可预测性应激源比不可预测性应激源影响小;③应付,包括应付资源和应付方式;④社会支持,来自于家庭、亲朋、组织和团体等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都称为社会支持;⑤人格,乐观者倾向于使用直接针对应激源的问题取向应付方式,而悲观者倾向于使用情绪取向应付方式。
  日本心理学家总结出人们在大灾之后,一般会处于以下的三种心理应激状态:①由灾难直接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即心理创伤反应,它包括直接的灾难体验和非直接的灾难体验;②由于事件和事故,失去了重要的亲人或物品,家园,回忆,从而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即丧失反应;③事件或事故后的日常生活的变化,对将来的不安等,由这些持续性的刺激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即日常生活上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创伤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①与灾难、事件、事故相关的记忆的冻结或侵入;②身体上和感觉上的过敏;③意识和思考的迟钝,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回避。丧失反应的发生过程包括:外伤体验、打击、无感觉状态、悲哀等。不适当的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身体化和行动化两个方面:身体化表现为头痛、腹痛、变得容易感冒,以及其他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即心身官能症;行动化则表现为指向自身的攻击性(自责、自伤、自杀)和指向外在的攻击性。
  对灾难的应对研究已持续了数十年,应对(coping)是指防止压力或应激对自己的伤害而做出的努力。Lazarus提出了问题取向(problem focused)与情绪取向(emotional focused)两种应对策略,两者的差异在于重点是解决问题还是调节情绪。叶一舵,申艳娥[2]总结出关于应对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观点,认为个体面临应激性事件时会无意识地运用否认、压抑、投射、升华等防御机制来应对问题;二是人格功能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体广泛而稳定的人格特质决定其应对方式,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格特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而忽视了具体应激情境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三是情境理论的观点,强调情境因素在个体应对方式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该观点对应对的解释缺乏说服力;四是现象学―相互作用理论的观点,认为应对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五是马塞尼小组的观点,该小组趋向于从微观化的角度去研究应对方式。
  灾难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危机以及相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众多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等都会对个体对应激源的承受力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李育辉,张建新[3]研究发现应对风格主要受到人格特质的作用,主观应激对应对风格(主要是被动应对)也有一定的直接作用,人格特质还可以通过主观应激间接影响应对风格。情绪稳定性会影响个体对应激情境的认知评价,研究发现伴有心理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危害最大,最严重的是丧偶和家庭成员的死亡,地震中丧失亲人的群体其心理创伤最为严重,因此需要接受特殊的心理护理以平复创伤。相应的,具有责任心的个体在面对应激情境时通常会采取比较积极主动的态度,选择自律的行为来解决问题。人际关系和谐性与乐观、主动寻求支持的应对方式相关,而乐观使个体能够积极的评价应激事件,并且采取积极的行动[4],因此,灾后首先要给人们营造较为安全、安心的环境。李金钊[5]研究发现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Hans Steiner等人也发现逃避型应对比接近型应对的效应更明显,从而产生更多的危险行为。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SCL―90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可见应激性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灾难是一类重大的突发性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和破坏,此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应激源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因此,对灾区群体进行心理援助时应重视这两个因素在其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胡军生等[6]研究发现积极应对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人格的外向性、行事风格、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对积极应对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如一般癌症患者在遇到应激事件或困惑时,他们多采用悔恨、悲伤、吸烟、喝酒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来解除烦恼,而较少采用与人交谈、合理宣泄、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等积极的应对策略。陈红等[7]发现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当然,控制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地震灾难具有不可控性,灾难之后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同时也要调整过度紧张和恐惧情绪,对灾难形成科学认识而不是盲目恐惧。
  灾难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减轻灾难给人们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损失却是可行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理层面的救助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同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在面对灾害时其应对方式各异,郑日昌[8]概述出心理健康的个体在面对灾难这类严重的应激源时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宣泄、转移、代偿、升华、放松、脱敏等,将伤害降到最低。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则通常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如否认、退行、回避、压抑、反向、抵消、攻击、自责等,从而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毁灭性,几乎每一个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灾难的人其心理或行为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其中尤以灾难幸存者及其亲友、照顾者、搜救者和目击者最需要接受心理危机干预。所谓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遭受严重、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运用寻常应对方式不能处理,致使个体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的心理失衡状态。灾难之初,几乎所有人都会出现一些创伤后应激反应(PTSR),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持续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尽可能地降低PTSD的转化率。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临床综合症。Bryant[9]研究表明有三种因素往往预示PTSD的发生:一是临近于死亡;二是对创伤情境的深刻体验;三是对创伤情境的恐惧。吴英等[10]指出PTSD的危机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技术和护理支持等。

  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要有针对性,即面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策略,在灾后的不同时段运用不同的救助方法。具体的,在灾后的几个月,首先要解决的是灾民在临时住宅点的日常生活问题,在此类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再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相应的,对于有身体创伤的群体,首先要解决的是身体上的痛苦,不同人格的个体需要采用的援助方式也是有差异的。特别的是,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教育方式应稍做调整。根据灾后儿童心理与行为反应的强度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自愈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儿童,这类只需要教师的心理教育,使其通过自我心理护理以平复创伤;第二类群体是无法通过自我护理平复创伤,对此类儿童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帮助;最后一类是由于PTSD或抑郁、身体化而造成的日常生活困难的儿童,这类严重的需要进行医疗性的救助。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灾后儿童的心理援助是整个援助工作的核心。
  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整个社会、政府以及个人的全力投入和支持,跨越的时间长,难度大,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除了政府、企业的物资和医疗上的救助,还可以借鉴日本神户大地震之后所采用的有效的救助方式,建立科学的救助体系。现有的资料表明灾难之后人们发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时间跨度可以持续十几年甚至终生。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培养大批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积极对人们进行心理上的援助,同时应注意避免二次伤害,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法、绘画疗法或者多种心理咨询技术的综合运用,减少PTSD的发生,使灾后的人们能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回归健康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于肖楠.心理应激理论透视与教育应用.现代教育科学,2002,8:14-16.
  [2]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3]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1):71-77.
  [4]Graziano WG,Feldesman AB,Rahe DF.Extraversion,social cognition,and the salience of aversiveness in social encount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9:971-980.
  [5]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6]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西南大学学报,2007,33(6):28-31.
  [7]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8]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5:28-31.
  [9]Bryant RA et al.J Nerv Ment Dis,1995:183,(4):267-271.
  [10]吴英,聂发传,何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危机干预.护理学报,2006,13(4):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