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永恒的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收到实效,必须不断探究新的教育方法;文章论述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人格感染法、环境熏陶法、实践育人法、因材施教法、情感交流法、自我教育法等六种方法。
  关键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深入研究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方法就是一种手段或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通过其与教育对象发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笔者从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来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六种方法”,即人格感染法、环境熏陶法、实践育人法、因材施教法、情感交流法、自我教育法。
  
  一、人格感染法
  
  人格感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自己的人格素质去感染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人格健全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活动的地方在于它是通过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递相应的思想观念,以期感染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活动,是品德塑造的活动。这种品德塑造活动,以教育形式为手段,同时更以人格感染为目标,且教育形式的效力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教育者的人格形象对其所宣讲的教育内容的印证和实践程度。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先哲视身教重于言教,推崇“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效力以及“我无事而民自化”的教化境界。西方的众多学者也将教师的健全人格视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以“真实的人”来概括教育者应具备的人格素质,认为“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另一位教育学研究者贝尔金则撰文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点,都在帮助学生形成他的道德价值看法和行动。实践中,我们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效不大,往往不是因为教育的内容失当,而是个别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令师生们敬佩和认同的人格素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满了时代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这就更加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人格素质,能唤起和带领广大师生,同心协力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接受教育目标的方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人。可见,环境熏陶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强化理想信念,崇尚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自尊自强,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其次,充分发挥学报、校报、广播、宣传栏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尤其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校园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的情感、心理和思想。因此,我们应努力净化网络信息,最大限度地监控、清理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科学精神、社会道德的内容,依据网上信息交流的热点,密切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责任感和时代感。通过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良好文化氛围,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三、实践育人法
  
  实践育人法是通过一定的现实事件、案例,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发明和创业创新创优竞赛,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科技活动之中,努力发挥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如:成功举办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团教育为主题的学理论、学党章活动;以“高举团旗跟党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纪念“一二九”运动为主题的大学生合唱节;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月活动;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主题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题的网页设计、计算机硬件组装、电子竞技等实践技能大赛;以展示学生才艺为主题的“青春飞扬”等文艺演出、大专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
  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能起到启发思想、增强素质、凝聚人心的重要育人作用。通过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就能够引导他们由自发到自觉地确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会收到实效。
  
  四、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法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实效,必须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级次,入学的不同时段或专科、本科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注重学生群体中各部分人内在的才能和品德,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分别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符合莘莘学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确保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五、情感交流法
  
  情感交流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通过情感交流、沟通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在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中,要使大学生信任老师,主动与老师谈心,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充满感情、主动热情、融入真情和动之以情。一是充满感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要像自己的儿女或兄弟姐妹一般看待,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要充满情感,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二是主动热情。诚心诚意地给别人以温暖和关爱,把关怀送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真情体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必然要影响情绪,甚至会背上思想包袱,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心实意,满腔热情地给予慰藉和同情,达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境界,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三是融入真情。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介入,及时加以疏导和解决,以平等的身份、讨论的方式与工作对象探讨问题,交流思想。不仅要语言诚恳、推心置腹,而且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通过自己的真情和行动去感化人、激励人,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四是动之以情。当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时,往往掺杂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脱离实际,一旦感到实现无望时,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不满情绪,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又客观地看到社会的需求,从而尽可能做到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振奋精神,努力拼搏,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有用之才。
  
  六、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教育对象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到锻炼自我的方法。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自我教育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两种基本形式,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个体自我教育不能脱离集体自我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必须与集体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集体教育对个体的促进作用,又发挥个体自我教育对集体自我教育的积极影响,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既完善个体,又提高集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这六种方法存在着有机联系,并且有一定的渗透和制约。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人格感染法是一个前提条件、环境熏陶法是一个基础条件、情感交流法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材施教法是一个根本保证、实践教育法是一个主要依托、自我教育法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远不止这六种,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入地探析。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卡尔・罗杰斯.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 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式立项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4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