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小利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难以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障碍,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为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与互补,在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极其必要。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中国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肩负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跨文化交际,关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话题,提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该文化背景、补充相关文化知识,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毕竟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一些学生了解到更多西方文化,明白了更多英语表述背后的故事的同时,却无法用英语恰当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信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们不应忘记,无论是汉语“交流”,还是英语的“communication”一词,其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 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对待中外文化不应“厚此薄彼”,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使跨文化交际双向互通。
  
  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
  
  在我们迫切地想了解西方文明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开始了在他们眼中的神秘国度――中国的探索之旅。我们经常说:“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可是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却是“让学生了解西方,让西方误解中国”。当我们能用英语流畅地谈论我们对西方传统节日的理解,能对国际热点话题侃侃而谈,能对种族、环境、能源甚至人权等问题如数家珍时,又有多少学生能用英语准确表达或解释“庙会”、“清明节”、“《西游记》”、“三个代表”、“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医、中药、针灸”、“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回答出“为什么中国叫做China?”这样带有历史文化背景的问题?
  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我们不难观察到,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一些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ous,还有人闹出将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日常汉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底蕴就显得苍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1]
  因此,有学者概括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导致交际的失败或低效,从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这就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这无疑是过分强调对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略对中国文化的输入而造成的。
  
  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出现的必然性与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首先,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的是目的语的教学,几乎所有的英语课本的课文都是围绕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其次,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也紧紧围绕书本,讲解文章的结构、词汇、句子分析,很少或基本不补充相关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或风俗的内容,为了公外四六级考试或专业四八级的过级率而更多地讲解的是应试技巧。此外,不少学生也没有主动地意识到学英语的真正目的所在。他们学英语仅仅是为了过级顺利拿学位或是考高分作为将来找好工作的敲门砖,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出发点。这些都必然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
  学习一门语言是以交流为目的的,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交流的是不同的文化,或者是不同文化下产生的想法、观点和产物。
  中国加入WTO已七年有余,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举国上下尤其是北京人民都在努力学英语迎奥运,这是中国第一次迎接来自全世界这么多国家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绝好的展现自己滔滔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大好时机。作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中国大学生们更是肩负着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重大使命。此时,怎么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一个蕴含浓郁东方特色的中国变得尤其重要。曾有人说道:“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先不去探讨这话出自哪位哲人之口,也不去谈论它的准确性如何,但至少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度正日益凸显着她不可被世界忽视的一面。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适量的中国文化,让学生接触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信息的恰当英文表达,在真正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能得心应手,这既是实现英语学习的交际功能所需,也是将中国推向世界大舞台的必经之路。 并且,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三、将中国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之路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消亡之路。
  
  通过学习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设”,可以得出两种假设的理论意义;继而通过探究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和输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英语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输入是输出的必要前提,输出是输入的目的,反过来对输入具有反拨作用。因此,根据此理论,以下将从两大方面来探讨此标题中的“改革之路”和“消亡之路”。
  (一)从教材、教法、教师、学生谈起。
  教材――是我们目前课堂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途径,它是“输入”的工具。因此教材的编写很重要。教材中强调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述,对学生掌握于此相关的信息尤其必要。例如,可在每单元后附上与该单元内容相关的中国文化专题,或者编写专题小测验,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并激发学生“输入”更多的相关信息去解决此类问题,逐步减少“中国文化失语”。
  教法――是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的因素。它是辅助“输入”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教师的教法对学生接受信息的多寡和深浅是极其相关的。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愿意自主地去自学更多内容,教师的教法就凸显了它的作用,例如教师的语言是否幽默、形式是否吸引人、信息是否具有时代感,等等。
  教师,是英语教学的主导。他为学生“输入”信息的种类、多少、方向提供直接作用,并且为学生“输出”的信息进行检测和纠正。例如,笔者在讲授英语课文时,每次遇到中国的传统佳节,如端午、中秋等,都会将此类信息在课前进行归纳,课上讲解,以帮助学生在下次遇到此类表述时不会“失语”。再有,在讲到跨国婚姻的课文时,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婚俗进行专题讲解,学生兴趣大增。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多看CCTV-9的介绍中国文化类的专题节目,多读“Beijing Review”之类的杂志书籍,大量收集、积累、输入中国文化的英文信息。因此,要让“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走向消亡,教师的对中国文化的强调和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教师自身也不能忽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学习和重视。
  学生,是英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学生要既能“输出”又能“输出”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信息,其作为英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等交流的重任。因此,教材的使用、教法的实施、教师的引导,最终都应在学生身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要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再出现,学生是最重要的力量,也是走在最前线的队伍。
  (二)从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制度谈起――考试体制。
  中国的各类考试体制都重在检测学生对英语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为了克服“失语”现象,可以从考试体制入手,把对中国文化的要求列入考试大纲,这样学生对此的学习会更有动力。与此同时,在平时的英语考试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此的掌握程度,例如口头作业、课程小论文、小组讨论、专题报告等。这样一来,学生会更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更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知识。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7年最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性质和目标”是这样要求的: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3]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双向互通,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导入,将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相结合,以便学生具备基本的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张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 :339-34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