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行动导向”的模电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华峰 易亚军

  摘要: 目前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无法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根据现有条件,进行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模拟电子技术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
  
  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是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一门关键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1.“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模电课程教学基本上仍沿用普通高校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个权威的中心地位,学生则是一个被动的“受体”,实践技能学习往往被视作对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果往往是“教师累,学生睡”。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的培养目标。如何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其教学规律,寻找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思想以及理念进行充分的探讨与研究[2][3][4]之后,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双元制”和“行动导向法”――受到我国职教界的广泛认同,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行动导向法”更是备受广大职业教师推崇。
  行动导向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5]。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法”在培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6]。
  
  2.“行动导向”模电课程的教学实施
  
  “行动导向”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阶段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7][8]。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在模电课程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9]。项目式教学可以按照“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三个阶段[10]来进行。我院依托“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利用“项目教学法”对模电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项目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需要完成三个任务: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教学项目;其次,教师提出一些完成教学项目的建议,供学生讨论研究,在学生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给予具体的指导;最后,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教学项目的开发是关键,应该针对高职院校产业性、地域性与行业性的特点选择项目。
  我院与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中山市力响电子厂有限公司)等多家专业音响器材生产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因此,我们经过与企业共同讨论后开发了“语音放大系统”这一教学项目。
  
  该项目紧密联系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学生通过对本项目的训练,能够达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的要求,更能熟悉生产过程,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2.2项目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合理划分“工作小组”,实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要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2.2.1分组策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产过程,在分组时可以安排四人一组,并为其设定任务角色――产品设计员、材料采购员、生产技术员、质量检测员。在不同的任务中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体验到实际生产环境。
  2.2.2实施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同时让学生使用Multisim与Protel等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
  为了构建更为真实的情境,我院还按照企业产品生产线标准建设了“校内仿真生产线”。通过该生产线,学生按照真实产品的生产流程来完成教学项目,实现了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的“四合一”,让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并提前适应生产岗位。
  2.3项目评价阶段
  在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与指导者。项目结束(以具体产品的制作成功以及相应文档的编制完成为标志)后,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变化。[11]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个阶段、三级考核”进行项目评价。“两个阶段”分别是模块完成阶段和项目完成阶段;“三级考核”是指第一级可由教师对小组项目情况评定,第二级是由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小组贡献情况互评,第三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教师综合“两个阶段、三级考核”来确定每一个成员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调整,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12]。
  
  总结
  
  我院通过“行动导向”的模电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有:没有适合新的教学模式的教材、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实训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也使得教学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在这些方面多做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
  [2]曹云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最新发展趋向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5月,P15-17.
  [3]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年第7期,P67-69.
  [4]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职教论坛,2005年3月,P62-64.
  [5]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2月,P70-75.
  [6]高健.行动导向教学法探析[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月,P10-14.
  [7]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教研版),2006年1月,P4-8.
  [8]徐朔.论“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和原则[J].职教论坛,2007年10月,P4-7.
  [9]于英.罗向荣,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P119-119.
  [10]徐朔.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年3月,P9-12.
  [11]要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6月,P80-83.
  [12]王照雯,孙久艳.论高职教育的考试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P77-78,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