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物理意识 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 飞
摘 要:初中生缺乏物理意识,在运用物理知识和规律分析探究物理问题时感到很困难。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成为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从理清概念、重视实验、规范语言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物理意识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物理意识 培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不少初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觉得听老师讲课和分析问题很容易,也很有趣,但自己运用起来却无从下手,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使用物理方法和物理语言来分析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时却很困难,因而越学越觉得物理难学,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日渐减退。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缺乏一定的物理意识,即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物理语言来分析物理问题、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教师应高度重视初中生物理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清物理概念 挖掘概念内涵
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但其中一些经验是片面或错误的。学生常用这些感性经验分析问题,例如,抛出去的铅球,除空气阻力外,水平方向是否还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判断得出铅球在水平方向还受到手的推力作用的错误结论。学生分析出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学生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内涵认识不清。而误以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其二是学生“想当然”,缺乏自觉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首先应努力挖掘概念内涵,通过物理实验、具体事例、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杜绝死记硬背现象。实际上,物理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尚未内化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因而常出现不能“学以致用”的现象。为了强化学生主动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物理问题时,应在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到:分析有据,要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切忌“想当然”。
生搬硬套公式,将物理问题数学化,而对其物理内涵即物理意义认识不够,这是学生缺乏物理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例如要求学生计算江阴长江大桥桥墩所受浮力大小时,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利用浮力公式进行演算,从而得出错误结论。导致错误原因是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缺乏实质性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理解物理概念。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或气体)压力之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得出上述桥墩所受压力之差为零,因而浮力为零的结论。因此,教师提问、命题时,应使问题涉及物理实质,让学生明白:仅靠死记硬背概念、公式是学不好物理的。
二、重视物理实验 把握实验规律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验,这表明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许多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将教材上物理规律的条文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背得烂熟,而不去理会物理规律与物理实验间的逻辑关系,更谈不上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探索物理规律,学生实验只是在应付考试。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让他们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考虑物理问题应把实验事实放在思维的首位。
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千万不能讲实验、背实验、考实验,而不动手做实验。教学中,不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只要有条件,都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这样比任何方法的讲解都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深入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才能体会如何规范操作实验,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才能真正知道实验的整个过程,知道如何记录和处理数据;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例如将《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教学改在实验室进行,并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两人一组,从实验思路的确定、实验器材的选择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和实验结论的得出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这样学生就亲自经历了一次运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学生实验意识便得到了强化。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在家做实验”的意识。如在家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只要用一只碗,半碗水和一只筷子就可观察到奇妙的折射现象。总之,只要教师拓宽实验教学的思路,真正落实实验教学,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实验意识。
三、规范物理语言 渗透探究方法
许多学生学习物理一段时间后,却仍不能用物理语言表达自己的物理思维。因此分析物理问题一定要使用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锤头松了,将锤柄在石头上撞几下,就会套紧,试分析其中的道理。比较恰当的分析应该是:撞击前锤子原来是运动的,撞击时,锤柄受力而停止,由于锤头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结果就套紧在锤柄上了。在这里“运动、受力、惯性、运动状态”等是用物理语言表述该物理过程的关键词,他们用“锤柄不动了,锤头还要动”、“锤柄不动了,锤柄就会进入锤头的洞眼里”等生活用语或抓不住问题本质的语言来说明,有些同学的语言表述还缺乏条理性,这都是学生缺乏物理语言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物理语言的规范和物理探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要条理清晰,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再确定解决问题所用的概念、规律和法则等;最后用物理语言表述自己的分析方法和解题过程,同时注意物理语言表述的条理性。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使用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使学生在不断模仿运用中,不断提高物理语言的表达水平。
初中生严重缺乏利用物理方法分析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着力进行物理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渗透,首先,挖掘物理问题中包含的方法教育因素,抓住方法和知识的结合点。例如,比较把某物体沿BA、CA、DA三个光滑斜面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A所做的功的大小。学生从W=FS去考虑,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等效法思考。功的原理告诉我们: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与直接将物体提起做功相等,根据这种等效性,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种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物理方法教育。其次要适时进行方法小结。某种方法在某一阶段教学中出现过数次后,教师就可以对此进行小结,将方法进一步明确化、科学化。主要讲方法的实施过程,而不要急于讲方法的定义,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体会。例如,电路简化问题,又要用到等效法,此时,教师便可以对等效方法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到:等效方法是从事物间等同效果出发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转化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来研究。初中物理教学涉及到物理方法较多,如模型法、对称法、极值法、数学法、图象法等,渗透方法教育的途径也较多,只要教师在方法教育上常抓不懈,就一定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学生物理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只有让学生具有了物理意识,才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产生学好物理的动力,从而去主动研究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