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兰珍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他们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形成。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动力,是求知的力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对他们所学的内容和技术技能感兴趣,就会认真地、愉快地学习和锻炼,就能勇敢向上,积极进取。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体育教师本身等等方面有关。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旨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目前在体育课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怎样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的时候,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讲解,认真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布置的练习他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那么,我们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实效呢?
一、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模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的指导下学习的一个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一个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普及,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而兴趣则是他们对体育锻炼获得更好效果的动力。我们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练习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获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被支配的地位,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也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师生双方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获得良好的实效。
二、启发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参与到锻炼中去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认识到锻炼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相信学生有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唤起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特点、需求以及教材的不同编排,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积极地投身到运动中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善于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就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求知欲是人的认识需要,是力求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这就是学生是否能自觉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有效的刺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平时的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武术教学中,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有关知识。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得比较广泛,既能健体又能防身,是青少年喜爱的项目,很多学生都想学习。但要学好,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而现在很多学生的吃苦精神不够,容易放弃学习。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此项目有兴趣,进而认真坚持学好呢?根据本人的经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我们就要根据项目的套路和特点,寻找出该项目的“新颖性”、“独特性”,再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教学。学习中不强求套路和模式,教学由浅入深,学生可根据所掌握的动作编排套路,自编自练,充分体现主体意识。他们通过自我体会、感受,会获得更多的自信,从而产生对这些项目的喜爱和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去。
三、实施“分层次组合教学”
所谓分层次组合教学,就是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技能水平的差异,进行动态分组,抑或由学生根据各人的互相了解,在各方面较接近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般是把学生按技术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的组合,各个层次的要求都不一样。通过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提高、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这种组合的练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这样就更能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分层次组合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各项差异,如身体形态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以及技术技能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分层次组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多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心理等。对那些心理素质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要适当改变方式,对他们要亲切耐心,少批评多表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消除顾虑。对技术能力好的学生,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要求他们对能力较差的同学做一个榜样,并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共同提高,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
动的兴趣。
四、及时反馈信息,进行鼓动性评价,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把学生的参与结果,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掌握技术的能力、表现及进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激励自己。用反馈出来的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可发现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以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参与中获得进步和成功,并促进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对那些体育运动能力差的学生要从他们的基础出发,帮助他们学会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点滴进步,让他们能看到自身发展的潜力。加上教师给予的热情鼓励、评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参与到运动中来。
五、课内外结合,创造、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高科技的发展,体育项目和设施的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需充分利用体育的各种手段,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是要靠培养的,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些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是达不到平衡的。教师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社会、学校、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的运动项目,改善现有的运动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更全面的锻炼。
投入一定的较先进的设备器材,学生对这些项目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同时配合各种宣传栏、广播、印发资料,使学生通过课外读物又获得一些锻炼的知识,扩大知识面的来源。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到体育锻炼对身体有益,对学习有益,就会产生兴趣,并变成自觉行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