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依据新课程理念的核心要求,学生占据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激发出学习兴趣,从而在根本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导入式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还要重视激励作用,这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中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逐步突显出来。这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使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努力使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逐步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营造轻松愉悦并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堂环境下,从而构建活跃高效的课堂。
一、革新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很多教师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上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减少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们多实践、多交流便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种片面化的认识使得教学课堂松散,学生的行为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往往适得其反。以学生为主体应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师为引导学生为决策和参与的形式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学习的规律和内涵,从而使自身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1]。同时,教师要对教学模式和理念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展现。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体会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比如在课文《慈母情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母爱的主题使学生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可先引导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接着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感受母爱的伟大,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将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写在折好的纸船里,并让小船带着学生们的情感飘到母亲的臂弯。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听”的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今教学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和闪光点,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比如在《拉萨古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并未去过拉萨的实际情况,并构想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利用 PPT 或视频制作的方式,将拉萨古城中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民居、气势宏伟的大昭寺以及繁华的八廓街景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的魅力。同时通过视觉体验与诵读课文的有效结合,使学生们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教师在这个时候可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土热情以及地质地貌等与大家进行分享,这种教学模式在使学生们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意义[2]。
三、借助问题导入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模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同时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采用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在不断的合作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比如在《老人与海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将问题导入:“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要把老人的照片放大带到湖边?”,接着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自读课文,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或句子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谈论和合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运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造就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忌将学生培养成千篇一律的模式。教师应该欣赏每个学生,多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学习思考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更有动力和热情去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例如在讲解《触摸春天》这篇优美的散文时,在上课伊始,可以问同学们“谁愿意向大家朗读下这篇课文,展示一下朗读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浓厚的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们去阅读课文,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课文中描绘的哪些画面出现在了你的脑海里?”这时学生会想到热闹的花丛、美丽的月季花、蝴蝶等,这时再继续引导学生去选择一个画面来重点阅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能从简单的文字中探究作者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灵魂得到了洗礼[2]。
五、重视激励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喜欢被表扬和赞美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鼓励[4]。比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进行知识的拓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努力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和优势,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激励和赞美,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重拾信心。
结语
总之,通过上述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高效课堂的创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重要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文明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从而构建活跃高效的課堂。
参考文献:
[1]蒋英美 .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2014(01):135
[2]吴贞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的作用[J].新课程,2014(03):88.
[3]黄建梅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9):50.
[4]郭燕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