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牛红丹

  摘 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拟就音乐教育在人的生理素质、心理、道德教化、审美教育等几方面的作用,结合自己的亲身感触发表一些见解。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作用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又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培育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是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影响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
  
  1. 音乐教育对人的生理素质的影响
  
  凡是音乐素养好的孩子都有非常好的听力。他们对各种声音的分辨能力是非常细腻的。而且他们对声音的模仿能力也相当强。这一点非常有助于他们学习语言。练习器乐的孩子的双手的协调能力要远远地超过没有练习过器乐的孩子,除非他们经过专门特殊训练。通常我们容易看到,音乐素养好的人会用良好的歌唱表演能力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而备受人们欢迎。例外,音乐素养好的人,能有更加协调和富有动感的舞姿表现。不论是平常的行走和伴随着言谈的行为举止还是参加动作幅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他们都有极好的乐感,给人一种不俗的气质的感觉。
  
  2. 音乐教育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
  
  首先,音乐是不断变化着的动态,是乐音的有序运动。学生会随着音乐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始终保持注意力的指向性和稳定性。为了听、辨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和声等音乐的要素就必然促使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格式塔派心理学家对此是这样解释,我们身体内部充满了大量的内部空间、时间和深度感觉结构,有各种感觉的点接合和中心,音乐欣赏正是开阔这些空间和开掘深度的催化剂。因此,欣赏音乐具有改善学生注意力品质和培养想象力的功效,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柔韧心理、宽容心理、进取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例如: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合唱是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经过大家的齐心合作,演唱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使人得到愉悦和享受。在合唱的训练中,学生将从中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集体主义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柔韧心理,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音乐是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音乐不像语言文字那样能直接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人们要通过音响运动的形式去感受,领悟作品所比拟的客体,要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过去的积累,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视觉意象群与感受意象群来丰富欣赏的体验。音乐教育就是用动听感人的音乐魅力启发和引导学生,懂得怎样从声音形象中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他们意识的发现,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学生一旦受到启迪,就会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论是演唱、演奏,还是音乐欣赏,都会引起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音乐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内容的情感性和随意性,可以有效地启发和锻炼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3. 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荀子在《乐论》中就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之礼乐而民和睦。”音乐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说:“在这些短暂的时刻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学生在“高峰体验”中可以迅速直观地把握人生的价值、自我实现的幸福与世界的本质,这就是音乐欣赏教化功能的内隐性。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给予人的影响不是生吞活剥的灌输,也不是被迫接受,而是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
  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的民族音乐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些作品有的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有的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效地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是最好的集体主义教育形式之一。无论是合唱、合奏,协作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独唱、独奏也有与伴奏的合作关系,与观众相呼应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团结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和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4. 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
  
  审美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多种手段和渠道,音乐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和渠道。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是最具音乐艺术本质性和价值性的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格产生广泛的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消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转化与改变,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音乐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的,它构建成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联想和想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因此,我们说音乐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它深切真挚,陶情冶性,移风易俗,在人们心灵上播下美好纯洁的种子。
  其次,它可以使人在愉悦中受到审美教育。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乐也。”认为音乐使人快乐,是满足人情感需要所不可缺少的。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而且有助于提高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什么情趣,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有的学生说:“和音乐交朋友,交流思想,使我更加平静、沉着、精神专注,对于调整心绪很有帮助。”可见,音乐教育对人的性格、情趣有着重要影响,对人的审美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使人修养身心。由于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存在节奏,当优美的音乐旋律通过听觉器官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大脑便在良好的刺激下出现许多兴奋点,进而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同时,身体更加健美,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使人达到内在与外形和谐的完美统一。
  
  结束语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已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因为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音乐可以促进感受、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音乐,以高低不同、强弱不同、音调不同的音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音乐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耦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等无穷的变化方式,构成八音协美的音乐世界,对培养学生“分辨音律的耳朵”,发展学生的感知等能力来讲,无疑是最为有用的,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受到综合的训练。另一方面,音乐教育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音乐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音乐教育中要演唱、演奏、欣赏很多音乐作品;要学习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要接触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地区和很多民族;要了解多种题材、体裁和风格形式;要学习演唱、演奏及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所有这一切,除了学习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技巧外,还涉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风土民情等,所有这一切,对与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燕.略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6月.
  [2]刘欣.试论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4月.
  [3]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1月.
  [4]王华.非智力因素与音乐素质教育.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