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海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在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些浅见。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探究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的核心要求。按笔者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要让有学生自我表现的要求,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得以充分发展的基本保证。研究表明,人只有在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时,才能很好地发挥创造力。在无拘无束的宽松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乐于探索。教师要有浓厚的民主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杜绝一切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强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把讲台变为对话的平台,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即使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轻易否定或妄加评论,而应该指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积极思维,让他们最终自我否定和改正错误原来的观点。
  
  二、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发现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课上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研究,学生便马上按教师事先设定的小组围上来,没有先后次序,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当教师宣布讨论结束,学生交流时,其观点仍是个人看法。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例如: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口诀,然后相互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争辩,激发思维。当学生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依次递减,十位上的数依次递增这一规律”时,情绪十分激动,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加以总结归纳。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展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实际经验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学生的学习素材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积淀,直接影响其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作画,学习总是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知识。剖析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虽然已经重视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素材的呈现或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贴近实际生活,但是,目前有的教师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凭自己的想象,从成人的视野出发,设计一些实际上远离学生生活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使学生难以实现课内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和谐统一。
  
  四、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创新
  
  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标,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过程,已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开放可使学生从多向的解题策略、多维的问题答案、多元的条件设置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生发出奇思妙想,生成出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现在许多教师总以为教学的开放就是一题多解,其实,一题多解仅仅是教学开放的一部分,教学的开放,并不一定需要同一个学生有多种思考方法,而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设计开放工的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的激荡中创新。如教学“圆锥体体积”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定准备的实验材料:圆柱、圆锥、沙子,然后提问题,把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装满,说明了圆锥体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教师出示一组圆柱、圆锥,请学生们看教师的操作。教师操作的结果是: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满,装了四次装满。这时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有的学生说老师装的不标准。结果教师找一学生当众演示还是原来的结果。为什么呢?这正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开放式的探究,通过生疑来促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探究推向了高潮,学生们通过再次探究,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终于发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开放式的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思路,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形态的数学问题面前进行思维加工,在讨论学习中既解决了数学中的知识点,又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