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明扬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互动的场所。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等于就是体现新课程,新课程也不是多搞综合活动课。诵读并不就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与文本对话,热闹也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新课程的改革不是否定传统。
  关键词:人本 主人 互动 误区
  
  江苏全面推广新课改已有三年,在实践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起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着眼于人尽其能,使每个学生得以充分发展。新课程的确描绘了美好的前景,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新课改在推行着,探索着,但无论如何,课改精神与课改的目标的达成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在这里结合课改三年来的教育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一点粗浅的思考与总结。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③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从“素养”、“个性”、“多样选择”、“开放有序”等字词来看,新课程理念的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存有这样的理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科学、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二、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想
  
  1.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
  “机制”一词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有序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改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在我们长期以来构建而默认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传统的师生角色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完全正确的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照自己设定的答案进行“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相互探讨,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问题探究中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实,只要认真反思与总结,就可以体味到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更新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因此,教师角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敢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不敢过多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课堂气氛很沉闷,似在衔枚疾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是很有惰性的,也很容易适应了这种模式,唯教师是瞻。教师声情并茂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学生、家长、领导的评价往往是“某某教师课讲得好”。其实,这就肯定教师的教学表演,而泯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学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在学问探究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应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探索的场地。因此,新课程的课堂学生应当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3.构建一个共同探索知识的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不应是一片死寂的课堂,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地,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学术殿堂;课堂不是教师单向传经授道的讲所,更是探究知识探索真理的殿堂;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机械地运作的讲堂,而是展现教育智慧与才华的课堂。
  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堂将出现生命的灵动,充满成长的气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劳动将充满着智慧和创造,学生则成为探索的主人,发展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掌握。
  
  三、认知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任何一项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或曲解,在听了看了若干标明是体现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后,本人感到的确存在一些应值得注意的倾向。
  1.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就是体现新课程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集声音、图像、色彩、文字于一身,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最具现代意义的教学手段,但这决不等于新课程,这只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个方面,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如,有些年轻教师上《雷雨》、《茶馆》等课只是放一放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轰轰烈烈地讨论人物形象,认为效果极好,完全体现新课程精神,甚至有人感叹每篇课文若都有音像岂不更愉悦更便捷。持这种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
  其实,音像只是导演演员对文本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决不等于文本所蕴涵的全部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更应强调对语言的感受品味,要求师生共同沉潜于文本并与文本充分对话。北大钱理群教授在南师附中给高中生讲鲁迅作品,讲到《社戏》就是抓住人们阅读时往往忽视的一些抒情语句诸如“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久似的,而一离开赵庄,月亮又显得格外皎洁”等,深情诵读,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作品,走近鲁迅,让人感受到重读经典解读语言而获得智慧感。
  所以,现代技术只能是丰富多样的教辅手段之一,但决不能取代对语言艺术本身的多元解读,而是要机动灵活地运用,以丰富学生的感受。
  2.新课程就是多搞综合活动课
  其实,“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着力于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态度的培养,侧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新一轮课改新增的一个项目。多年以来,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综合性学习”正是着眼于加速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活动的语文课程而设立的。

  应当强调的是这种学习方式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每学期集体组织最多二三次,否则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课程更多是跨学科的综合,而每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无限扩大综合,必然破坏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必然打乱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频繁活动也不现实。
  3.诵读就是新课程强调的与文本对话
  新课程强调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因而,有些人评课的标准是看你的语文课有无读书声,于是乎泛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不一而足,似乎不朗读就不是好课,似乎在课堂上读几遍就是与文本对话了。试想,很宝贵的45分钟时间能允许低效诵读吗?
  笔者并不反对诵读,比如诗歌散文以及诗情画意的语句是要好好地诵读,但并不是篇篇文章都非要在课堂诵读不可。其实,与文本对话并不是非得读出声来,而是要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一系列有价值性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再读一读,在诵读中玩味感悟,读出作家的机智,读出画面的美感,读出丰富的联想。而这往往要学生自觉进行的。
  4.热闹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活泼的,但决不是刻意追求热闹的表象。新课程强调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开公开课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在表面热闹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强调与学生“对话”了,但质量不高,问题价值不大,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只是一场低效的闹剧。
  有人曾很形象地概括了语文课堂追求表面形式的发展过程: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哄。课堂上有活跃的因素固然好,但学生更应有自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有充分思考的空间,没有深入思考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见解。我们提倡民主和谐的气氛,但更要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风,而不可追求浮夸不实的表象。
  5.否定传统就是新课程的改革
  其实,一切改革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早在20世纪初,美国杜威就鼓吹“人本主义教育”,倡导追求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情感的宣泄,不大重视掌握多少知识积累,在美国风行几十年。只是苏联人卫星上天才让美国人惊醒,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于是20世50年代又走布鲁纳的科学主义教育,把教学当作一种科学的活动,重视科学的因素。
  回顾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的课改决不能以极“左”的面目出现,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是好的做法我们当然要发扬。如把语文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很科学,在我们今天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其工具性,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再比如,现在有人认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土了掉渣,其实,这就是极“左”的观点,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就是一种魅力展示,板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更亲切地感受思维的流程,效果未必就不如事先设计好的投影。可见,一定要辩证地对待传统做法。
  总之,我们在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吃透新课程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不可生硬而机械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
  [4]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