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血管儿科常见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儿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患儿100例,其中男孩占到55%,女孩占到45%,年龄大体分布在1~10岁,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常见的各种因素。结果 心血管儿科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意识占35%;责任意识:32%;业务能力20%;交互能力:13%。结论 提高心血管儿科护理人员的担当意识,防患于未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应措施,以此将心血管儿科常见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关键词】心血管儿科;护理安全;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8..02
  儿童作为一个家庭的希望,其健康至关重要。在医院中,心血管儿科的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践中,由于患儿特殊的机体功能机构,使得心血管儿科的护理的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的患儿100例,其中男孩占到55%,女孩占到45%,年龄1~10岁。
  1.2 方法
  采用抽样和不断回访的方法对心血管儿科护理中出现各类容易引起的不安全因素的100例患儿进行资料的整理归类。
  2 结 果
  通过对比分析,根据不安全因素在心血管儿科护理中出现的频率,得出如下数据:服务意识占35%;责任意识:32%;业务能力20%;交互能力:13%。
  3 讨 论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一方面是患者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医院在护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医院护理人员的担当意识不够,导致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而心血管儿科作为当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科室之一,其护理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敏感的神经。因此,消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从医疗、护理、服务等三个重要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提升医院的总体安全水平,为心血管儿科患儿提供一个让患者家属放心、社会满意的医疗环境,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众所周知,医疗安全无小事,医疗安全是衡量一个医院最根本价值所在。安全事关生命质量,安全是人文关怀的前提。
  在临床中,由于患儿心智未成熟,不听从护理人员的指挥,容易出现注射不准确或者多次注射的情况,这极易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这次客观上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的难度。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紧张,有时也会出现由于药物问题引发的不安全医疗事故。所以,为了营造积极和谐的医疗氛围,保证关键环节不出错,做好衔接工作,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担当意识。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管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放心,才能真正确保患儿的护理安全。有学者在总结分析心血管儿科护理问题是,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护理人员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团队,加强团队整体建设,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3.1 护理人员的因素
  3.1.1 责任意识不足,服务意识欠缺
  在医院中,心血管儿科作为工作任务最多的科室之一,护理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在这种工作条件下,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由于经常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护理工作。在临床检查中,也会出现个别护士偷懒现象,不能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制度执行,不能做到细致严密的检查。而且,在环节衔接上,准备工作不充分,病情上报不及时,巡视病房不彻底,这容易导致不能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出现的突发情况,由此可能成为带来医患矛盾的诱因,若由此造成不良后果将会导致护理纠纷。在有些情况下,患者的知情权不被重视,而个别护士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认真解答,医患沟通机制不通畅。
  3.1.2 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在新的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院的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导致部分护士的业务能力不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处理患儿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在临床实践中,心血管儿科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情况复杂多变,使得部分护士心生恐慌,不能单独完成高质量的护理任务。作为医护人员,业务能力是获得患者认可的根本保证,但是个别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病情变化。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是紧密相连的,医护人员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关注患儿的心理变化,与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沟通,进行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既体现在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又体现在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两种能力的综合提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3.1.3 护理制度欠缺规范,落实不到位
  护理记录是护理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不仅对患儿的病情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医患矛盾处理时的重要法律依据。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一些护士存在着侥幸心理,疏忽大意,责任心缺失,对相关的护理制度置若罔闻,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简要说明:首先,记录不及时,或者记录存在着漏记的情况,使得护理记录的完整性遭到了大的破坏;其次,护理工作监督不到位,缺乏实事求是的记录精神,有时护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的主观臆测而随意填写,导致临床资料失真,失去了临床诊断的价值;第三,一些护理记录的内容经不起推敲,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第四,护理人员记录时的态度不认真,字迹难以辨认,容易发生护理意外的情况。
  3.2 患儿及其家属对自身潜在的安全隐患重视不足
  护理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协调,需要协同参与,积极沟通的工作。在临床中,护理人员需要得到患者的足够理解,但由于心血管儿科中的很多疾病的病情变化快,而部分患者未能严格按照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要求,迷信个人经验,导致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出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也使得护理风险上升,护理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儿科疾病缺乏认识,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又不能及时有效的与医护人员沟通,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3.3 医院资源紧张与患者急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儿科医生及其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专业的儿科医护人员需求量极大,这就容易出现资源紧张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床位不足,人员相对拥挤,病房噪声大以及排长队等情况,这容易使患者对环境因素产生很多抱怨。而医院的环境的不足,容易引起患儿家属的情绪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医护人员说话技巧不当,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患儿家属对医院的不满,也会引发护患纠纷。
  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了100例发生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患儿资料,结果显示儿科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交互能力等多个方面。多年儿科护理工作使笔者体会到减少或避免不安全因素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服务意识:严格遵守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到位及时,护理到位,准确认真的做好护理记录;第二,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需,有担当,有责任心;第三,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不断学习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患儿的安全保驾护航;第四,建立护患的有效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互信包容关系,患儿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护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更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护理工作到位,护理人员认真负责,不仅可以有效的维护医院的整体的良好形象,而且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白菊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医学,2011,32(10):1772-1773.
  [2] 周柳嫦.心血管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97-l98.
  [3] 栗 超,刘冬梅.心内科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101-103.
  [4] 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医学,2010,16(7):886-887.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00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