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阅读\快乐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体验和理解。”不难看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重头戏”。同时,对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从语文阅读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改革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近年的中考评价中也得到了体现,从近年我省的中考试卷上分析来看,阅读数量呈渐增趋势,分数比值也逐步扩大,这也正是造成学生成绩差距的一大原因。若要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说,那么,阅读能力便不容忽视。但我们要为社会培养的不是“高分低能”的“好儿童”,而是要通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来提前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正所谓“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我们所谈的阅读就要从广义上来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语文阅读。
  一、阅读的作用
  阅读是借助感官,通过对文字或材料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提炼出其中所包含的本质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知识更迭较快,要靠什么方法来获取知识,阅读就是一种好方法,而阅读的时候就要懂得如何去区分重点和次要的东西。
  (一)阅读首先具有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获取知识的。我们的知识获取主要靠的是间接的方式,而书籍正是这个方式的最好承接,它将祖先的生产经验进行记录,让我们得以学习,同时也对我们的知识经验进行记录和保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社会要进步,靠的还是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还要靠阅读能力的提升来实现。
  (二)阅读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虽然人的技能是通过实践来达成的,但离开了理论支撑,技能的形成也将成为一个空壳。《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大而广之,学生进入社会后,阅读就真正变成了实践性的工具,学校所学的理论将促进他们技能的形成。
  (三)阅读能增长知识,拓宽视线。从本质上来说,阅读就是读者通过文本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文本中所蕴含的让读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于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得到其他方面的知识。而就初中生而言,拓宽阅读的范围,不但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近年的中考分析来看,课外阅读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让学生能正确地把握材料中的信息,如何让他们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一系列的问题还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应摆脱传统的阅读方法,走多元化阅读的道路,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语文教学观的一大改变。
  二、多元阅读
  (一)什么是多元阅读:笔者认为的多元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的内容方式、特点等更加的丰富多样、甚至是立体的、个性化的。传统的阅读注重的是对“教科书”阅读,甚至是背诵,在方法上过于单一,而多元阅读不在受此限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通过网络、手机、视频等媒体所提供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也不只是教科书上所设计的,还应包括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学科内容,让阅读的对象丰富化。
  (二)多元阅读的操作指导
  1、目标制定:“有志者事竟成”。目标的确立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要倡导多元化阅读,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的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靠的是日积月累。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开始,不能过于空洞和宽泛,反而要具体,甚至具体到每一天。对学生制定目标过程中所涉及的书目,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开卷有益”、“学而有用”。2、时间的安排:这很重要,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有很多时候受学习习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配好阅读的时间。一般可以这样进行分配,将一天分为三部分:必读时间、半自由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必读时间是每天的那一时刻,必须由自己来督促自己的阅读;半自由时间指的是这个时间段内可以由阅读和其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自由支配时间指的是这个时间段内读者(学生)可以进行自由支配,但前提是要对阅读有帮助。例如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3、方法的选择:阅读方法多种多样,做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宜自己的阅读方法。
  (1)泛读,泛读也可以称为略读,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报纸、杂志类的阅读,目的只是为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平时教室里都会有些报刊杂志类的书籍,如果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泛读就是要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抓住主要的东西就够了。(2)精读,这就要求学生去慢慢品味其中的意蕴了。对于教材中或者是其他媒介上所载的优美的文章,就应采用精读。不但要读懂表面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思,还要透过表面文字去看到内在的东西。(3)讨论读,“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们多讨论、多交流。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教室,校外同样也可以,甚至是通过网络来交流也很好。(4)边读边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往往在阅读的那一刻理解了,等时间一长又忘记了,这也是符合心理学中的遗忘曲线定律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平时阅读的收获记录下来,比如写成日记、读后感,甚至条件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QQ空间、博客等方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需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便是。(5)看读结合,很多时候,看的收获可能会比读的收获更大。比如百家讲坛,如果将那个讲稿拿来给学生看,很多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当让他们去看视频,效果就不同了。特别是初中生,教师可以经常利用学校的电教室,下载一些拍成电影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去看看。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要得到提高,一方面需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方法上也应正确的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提高中考升学率的问题,更是为祖国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书[M],七年级上,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2]曾海芹 《阅读学新论》[M],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
  [3]刘朝纲《以大学语文观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M]1994年。
  [4]秦训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20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