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治理交通安全隐患这本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清明节假期,在公安交管部门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创造了道路交通安全的优异答卷——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2%、48.3%,未接报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来之不易的成绩,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表明,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有作为、可有更大作为。
从风险应对转向风险管控,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共识。“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共同告诉我们,虽然安全事故从绝对意义上不可避免,但能够努力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其着力点就是加强隐患治理,将风险控制在爆发之前。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狠抓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重点着眼事故多发路段、高风险道路客运企业以及违法突出客运车辆等抓好措施落实,为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打下了坚实基础,就是上述理念的深刻践行。
交通安全是易碎品,根基不牢难以持续。当前,道路交通领域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交织叠加,一些源头性、基础性、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仍未根除,决不能掉以轻心。这要求我们将底线思维、风险意识贯穿始终,贯彻到道路交通安全的各个环节岗位,把治理道路安全隐患这本账算得明明白白,落实得实实在在。
治理道路安全隐患,首先是一本“政治账”。安全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领域的风险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全域性风险。进入改革发展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行进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守住道路交通安全的底线,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面对数量庞大且持续快速增长的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以及驾驶人总数,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既需要啃硬骨头又需要久久为功。可以说,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具体环节,都体现着政治使命、彰显着政治担当、服务着政治大局。
治理道路安全隐患,也是一本“经济账”。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真金白银的安全投入面临诸多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在安全上做减法。从规划、建设、维护的角度出发,节约成本的背后是安全隐患的累积,为安全埋单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对于运输企业而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之路就是发展之道,如果在人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运行等方面打折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一切投入很可能打水漂。对于驾驶人来说,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终将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治理道路安全隱患,还是一本“民生账”。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出行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年来,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聚焦道路交通安全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不在少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注和殷切盼望。占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交通事故,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悲剧,毁掉的是一段人生、一个生命乃至一个家庭。所以,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遏制重大事故,预防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就是真正惠及民生。
治理道路安全隐患,更是一本“责任账”。可以预见到,全面加强隐患整治的过程中,必然会暴露一些问题、发现一些失责之处。然而,是自揭短处、自曝家丑要负的责任大,还是等到酿成事故之后倒查追究的责任大,孰轻孰重,这笔账不言自明。最大的隐患是发现不了隐患,或者发现了隐患却听之任之。当务之急,就是要厘清责任主体、健全责任体系,紧盯人、车、路和管理,把责任一层一层压实,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主要领导组织交通运输、公安、应急、规划、住建等部门共管共治,确保了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这样的格局及举措,才是必要且值得提倡的。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这句话成为流行语,也在引发我们的思考:不管到什么时候、发展到任何阶段,交通安全始终不可背离。实现路畅人平安没有捷径可走,夯实交通安全的基石,惟有从治理隐患的一点一滴做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2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