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体育院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音乐教学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近年来体育院校的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体育院校老师和学生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以使音乐鉴赏课在体育院校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体育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摇篮。音乐和体育是两门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体育学院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体育院校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在操场或者训练馆挥洒汗水。因此,在训练之余,坐到教室里聆听、欣赏美妙的音乐,受到体育院校大学生们强烈的欢迎和喜爱。音乐的学习从声音入手,带给人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在音乐中追求生活的美好[1]。
  一、体育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必要性
  音乐和体育本是相辅相成的两门学科。体育塑造人的身体,音乐塑造人的灵魂。体育运动中伴随着节奏,和音乐中的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单人项目比如游泳,运动自身就有其特定的节奏,团体项目如篮球,在团队合作中,只有大家节奏一致才能赢得胜利。许多项目直接就是体育和音乐的结合,比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还有健美操、现在流行的体育舞蹈等。音乐,不管是从完善自身的修养还是从专业的学习角度来看,都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必备的一门知识和技能。
  体育院校重视比赛成绩的取得,良好的音乐鉴赏水平对于赛前焦虑、运动疲劳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如今,很多运动员都采用聆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放松或减轻赛前焦虑,但大多都是自己随性地欣赏,在曲目的选择、操作的方法上并没有科学的指导,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少。人们的音乐实践和身体的行为密切相关,人们听到音乐最本能的反应来自于身体[2]。例如人们听到有的音乐就会喜悦,而听到另一些音乐就会哀伤,这些情绪情感的变化都直接会影响身体各指标如心率等的变化。体育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分别从身体机能和心理层面完善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体育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尤为重要。
  二、体育院校《音乐鉴赏》教育现状
  体育院校师生往往重视专业技术的训练,对人文学科的学习重视度不够,《音乐鉴赏》更是学科边缘中的边缘,课程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系在修订本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逐渐取消了《音乐鉴赏》课程,导致很多喜爱音乐的学生上不成音乐课。即便有的系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人们思想上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懈怠,没有认真对待,在课上不认真听讲,不能跟随老师的指示进行音乐的实践,导致音乐教学效率不高。另外,随着当今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往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略显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都对今后的音乐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体育院校《音乐鉴赏》教育教学改革
  (一)重视《音乐鉴赏》课程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音乐具有教化功能。孔子所说的“礼乐治国”,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已经被好多音乐教育哲学家们论述过[1]。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成为当今每一名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活泼热情、充满朝气,良好而有效的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体验美、欣赏美,从情感和心理的层面带给人更多的感动和美好,在把大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和体育关系密切,体育院校作为以研究身体和运动为主要方向的高等学府,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培育也不能忽视。
  (二)改革《音乐鉴赏》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体育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体育院校学生的需求。
  首先,增加流行音乐的学习。在体育院校所教授的学生均为非音乐专业,他们最熟悉的音乐类型便是身边的流行音乐。教学应遵循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入手这一规律,因此,适当加入流行音乐元素的学习,以提高他们对身边音乐的鉴赏水平[3]。
  其次,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健美操专业的学生,教学应加入专门的健美操音乐的学习,通过欣赏表演视频和分析音乐,增进学生对节拍和音乐结构的认识,让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稳定的节拍感;对于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学习拉丁音乐无疑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演绎拉丁舞蹈;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重点学习中国的传统音乐,透过音乐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体育外语专业的學生,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相当于多了一个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其三,遵循音乐学科特点,打好音乐学习的基础,即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谈得上音乐的鉴赏。否则,便与平时课下简单的聆听没有区别。教学从音乐的认、读、唱、写四个方面着手:所谓认,指的是识谱,让学生知道记谱的规则;所谓读,是指能将节奏准确地读出来;唱,指的是唱谱,要能准确地唱出乐谱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学生需要按要求唱出音高、节奏、情绪等,这已经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了;更高一级的是写,指的是记谱,这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音乐知识的有效方式[4]。
  (三)改革《音乐鉴赏》授课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现有的《音乐鉴赏》课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以及老师放、学生听的模式。在课上学生参与课堂环节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参与讨论的比重也比较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很是多见。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做一些改变,使音乐鉴赏的课堂更加丰富起来。   1.结合动作或身体律动
  節奏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身体的律动是人们对音乐节奏最本能的反应。对音乐的欣赏如果能结合肢体的动作或律动,将有利于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的风格[5]。这就需要改掉学生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听音乐的习惯。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教室里做一些和着音乐的律动或动作。教学注重动作的开发,对空间的探索以及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即如何用身体来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欣赏带给人的是婴儿般的对音乐最直接的体验和反应。
  声势是近年来大量应用在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音乐形式,包括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指的是把身体作为打击乐器,通过击打身体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音色,从而演奏出千变万化的节奏组合。其练习可用于节奏的学习,也可用于为音乐做伴奏。声势的加入不仅可以将音乐和自身的打击合为一体,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由于其不需要借助别的乐器,自身就可以完成,在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不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2.结合乐器的演奏
  音乐鉴赏的教学可以结合乐器演奏进行。这里的乐器主要指的是简单易学的奥尔夫小打击乐器。打击乐器在演奏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节奏,不用考虑音高,而且演奏方法较简单,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掌握乐器的演奏,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掌握音乐的结构和风格特点,更好地走进音乐[6]。
  3.结合歌唱
  音乐鉴赏的教学离不开大量的音乐素材。人声是最自然的乐器,也是最好的乐器[6]。因此,欣赏声乐类作品是音乐鉴赏的敲门砖。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大学生最喜爱的音乐形式是歌唱。歌唱内容可以是作品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也可以是适合学生歌唱的小练习曲,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这样的练习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以及作曲家的创作,又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形式可以是齐唱、轮唱、对唱或者多声部演唱,根据歌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如果能加上老师美妙的范唱和动听的伴奏、和声,学生就更加喜欢了。教学要遵循歌唱学习的一般规律,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7]。大学生既不同于中小学学生,又不同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志,有更强的自主能力,同时在音乐基础上又相对薄弱,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
  4.改革《音乐鉴赏》考核方式
  普通专业的《音乐鉴赏》考试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的考试多为用文字形式描述音乐的听后感,也有对音乐欣赏基础知识的书面考察。从考试形式来看,重理论,轻实践。笔者认为,《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而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音乐鉴赏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会大大地受到限制。
  由此,建立新型的《音乐鉴赏》考核机制成为必需。新的《音乐鉴赏》考核模式可以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有理论分析的书面考试,又有学生的实践展示。在实践方面,最有效的检验音乐学习成果的方式便是歌唱。歌唱考试能够同时考察学生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水平,是一种音乐综合能力的体现。考试采取小组创编的形式进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做出理论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学生对一首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便能看出他们对音乐的分析鉴别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试,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能够更加综合地体现出来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音乐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体育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美好、增加愉悦的体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为每一位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才能使音乐鉴赏教学在体育院校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刘沛译.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2).
  [3]郭声健,汤辉池.音乐鉴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4]杜亚雄.音乐的认读唱写——走近柯达伊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5]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1).
  [6]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7]洛伊斯·乔克西,赵亮,刘沛译.柯达伊教学法Ⅰ——综合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赵亮(1983—),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艺术系讲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和相关研究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4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