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深化落实教育部的相关改革和政策建议,现如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大范围普及,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完善与成熟,本文针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其教育目的及教学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并发掘其中的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2-0090-02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而素质教育更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方面,也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相对普及程度较高了,但除了普及,我们更应该在其教学内容上追求更高的水准,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今后能够更好地发展,为中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
  1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的
  1.1 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培养信息意识就像培养思维方式一样,是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形成的第一反应,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对于信息有更深的敏感性,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寻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种意识的树立不仅是本学科的教育目的,更会为其他方面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
  1.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设一门课程最直接的目的自然就是学习一项技能或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信息技术课程自然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包括自主查找、获取、传输、处理等技能。同时,这也是响应了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这一宗旨,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掌握这一技能是综合素质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3 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所面对的信息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培养中学生查找应用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如何选择信息,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辨别那些信息是需要的有价值的,哪些是垃圾信息内容,这对于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2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
  2.1 信息技术基础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当中,第一部分内容是对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了解,熟悉这门课程究竟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在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之后,才能顺利开展深入的学习。
  2.2 操作系统简介
  在熟悉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之后,第二步就是要学习资本的操作,同样在学习时,也应该先弄明白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然后再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其中包括文字的输入,用户界面的基本操作,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以及操作系统的简单基本原理。
  2.3 网络基础及应用
  在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操作之后,就要更进一步走进网络世界,开始接触网络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这其中又包括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基础、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因特网上的信息搜索、浏览和下载等细分的内容,还包括电子邮件的应用,最后,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尝试网页的制作。
  2.4 程序设计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其他课程一样,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比大多数学科更加注重,因为没有基础的知识作为基石,对于更深的学习几乎是寸步难行。程序设计方法就是在前面三部分的内容之上展开的第四块内容,它更加复杂,难度也更高,要学会通过程序实现算法,并解决问题。
  3 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虽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已久,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大多数时候,其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往往是在升学考试或其他重要考试的课程内容,会保持紧跟内容的变化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受到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这也是导致其内容过于陈旧,更新速度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如果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变化而更新课程内容,那么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在做无用功。
  3.2 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句话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更是尤为重要,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无法像其他学科那样充满趣味性,再加上专业性较强,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就更觉得枯燥了,因此更要注重兴趣的培养。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书本大多也是枯燥而复杂的文字程序,有很多老师仅仅依照着书本讲解,而不做一些变化和改进,这样即使有本身就感兴趣的同学,兴趣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消磨,这样下去,将会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3.3 理论与实践内容比例不合理
  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依赖于实践的课程,即知识一定是在自己实际的操作中所掌握的,坚决不能纸上谈兵,由于中学学生人数多、设备少的现状,导致很多时候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不到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这样对于知识的吸收十分不利。还有少部分老师过于注重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的基础,学生只能自己在操作中试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理论与实践内容要合理分配比重。
  4 改进的措施
  4.1 注重知识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不像语文这类课程,从古学到今,积累知识储备,这门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的是时效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很多陈旧的知识就会被淘汰,我们可以加以了解,但如果花大量的实践学习过时的知识是不值当得,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内容的更新,不断地获取最新的发展情况,从中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内容,进行学习。
  4.2 理论与实践合理结合
  虽然现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设施条件有限,但是,这样才更应该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所占的比重,让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
  4.3 增强信息甄别能力的培养
  如今的信息技术如此发达,中学生要面对很多他们不能够辨别是非的网络环境,因此要特别注重对于信息甄别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甄别出有利的信息加以利用,并及时远离不良信息,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5 结语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信息技术是如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更要着眼于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为我们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也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有力量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薛明维.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陈志明.浅谈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堂导论[M].东北師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任务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蒋贵华.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从初中顺利过渡到高中[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14-14.
  [6]占正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0):30-32.
  [7]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之工程思维辨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24-26.
  [8]李小乐.对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价值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32-232.
  [9]王贤文,谭梅芳.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4):18-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