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劳务派遣作为众多用工形式中的一种,能够极大地方便用工单位对人才的招聘以及发放薪资,目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主要表现是用工单位只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合同,由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工作,事业单位也会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进行用工管理。本文主要在此背景下对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的用工管理形式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方式,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采用的时间相对较晚。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与特点,比如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以及灵活性,近年来越来越被国内企事业单位所采用。本文主要对在事业单位中采用劳务派遣形式所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事业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降低用工成本
我国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对各个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事业单位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来对劳动者的人事档案、落户情况以及薪酬发放等进行管理。而如果通过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则能够减轻事业单位繁琐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能够简化其用工程序,降低用工成本。
(二)用人机制更加灵活
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人机制方便灵活,劳动者只与第三方劳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只具有使用权与管理权,其他事物诸如薪酬发放等则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增加或者减少劳动者的数量。
(三)减少劳动纠纷
在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的事业单位中,劳动者不直接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就使得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出现劳动纠纷的概率大大降低,即使出现劳动纠纷也由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解决。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在采用了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单位中,其发生的劳动纠纷情况要比没有采用的单位少。
二、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用工主体混乱产生的风险
在事业单位中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就是用工主体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比如有些劳务派遣员工会借调给上级使用,有些由本单位支付薪酬,而有些则由使用单位支付薪酬,在用工时间上有的使用时间较长,而有的派遣人员的使用时间较短,在此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法律风险。
(二)招聘劳务派遣员工时存在的风险
当事业单位有用人需求时,会向第三方派遣机构提出需求,由第三方派遣机构进行人员的选聘以及录用,而不是由事业单位直接招聘。通常来说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派遣机构不会说明劳动者与关系,很多劳动者误认为自己是与事业单位直接签订的合同,因此容易出现法律风险。
(三)发生工伤时存在的风险
发生工伤是事业单位在使用派遣人员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对派遣人员只具有使用权,并且按照法律规定派遣人员需要与第三方机构協商工伤的赔付。但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生重大工伤事故,劳动者基本会找事业单位赔偿,而不是直接找第三方派遣机构。
三、规避劳务派遣用工风险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妥善选择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方派遣公司在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想避免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正规的派遣单位。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派遣单位的口碑、服务质量以及办事效率等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派遣机构。
(二)签立派遣协议明确责任权属
为了保护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劳动者需要在工作前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采用劳务派遣形式不仅能够降低用工成本,还需要考虑到相应的法律风险,与劳动者签订明确的责任权属,以防出现劳动纠纷或者劳动工商时,能够有法可依。
(三)做好在职培训工作
不论对于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来说,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中,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能够提高派遣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所服务的单位,这样能够更好地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四、结语
由于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方式,能够降低事业单位的用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可以防范可能存在的劳动纠纷,所以近些年来被事业单位广泛采用。但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比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派遣员工的培训工作,签订明确的责任归属权等。(作者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6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