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尝家乡美食,感悟百味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相信很多人被问到“最爱的食物是什么”和“记忆里最挂念的食物是什么”时,都会恍惚。因为我们很难分清自己对某一种食物产生感情,是因为喜爱食物本身,还是因为记忆深处柔软的心弦被触动?味觉的冲击往往伴随着时间被冲淡或被取代,而承载着某种情愫或故事的美食,则像陈年老酒,愈久愈醇,令人回味。
  【左读名家经典】
  舌苔上的记忆
  在人类所有的记忆里,我认为以味觉的记忆最为深刻,最为顽固。
  那是在你饥饿时,或者在你的成长期里,某种饮食以它独特的滋味突然地闯入,或者是经常性地光顾,刻写在你的舌苔上,濡染了你的味蕾,使你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记忆。此后,随着年岁的增长,环境的迁移,也许有过无数次更美妙的食物冲洗、覆盖过你的舌苔,但那种特殊口味的记忆却仍生机勃勃地清醒着,牵动着你一生的神经。有些口味缘地域而形成群体,成为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居京的陕西乡党,每每有机会聚会,必到“蓝花花”“老孙家”什么的陕西馆子里去,饱餐一次“土得掉渣”的陕西食品。那时的快乐,肯定是舌头挑起的。吃着酸酸辣辣、油油汪汪的油泼面,或来一碗掰得细细的、煮得烂烂的、肉肥汤醇的羊肉泡馍。一时间,只听见吸吸溜溜、呼呼噜噜的进食声。
  …………
  我的老母亲,已是八旬高龄,总惦记着家乡县城钟楼巷里那家卖馄饨的,说那馄饨皮薄,馅香,煮馄饨的汤,是老母鸡炖的。还有家乡的蜂蜜与凉粽子,甜、软、香。老太太说起这些时,总会蠕动嘴唇,还要不时用手擦擦嘴。北京有的是馄饨,有的是凉粽子。不行,吃了后,說不是味,不如家乡的好。我和老娘开玩笑,说有位皇帝想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逗得老太太直乐,说:“也怪,这口味一旦有了,硬是改不了!”
  说改不了,也真是。日前回西安小住几日,朋友安排我在一家豪华饭店里。一上餐桌,打开菜谱,溜一眼:川、粤、潮州,生猛海鲜,应有尽有,唯独没有魂牵梦绕的陕西地方食品。朋友热情,珍馐满桌;我却淡然,难以下箸。第二天早早起来,穿街过巷,只在味觉记忆的顽强指引下,寻那早年让我恋恋难去,又常因无钱而空回的地摊食品。
  先来一碗胡辣汤。若看那色,黑糊糊一锅浓汤,没少倒酱油、少打淀粉;里边若隐若现些白菜、粉条、肉丸之类的。很像旧时的木匠师傅做活时,熬下的一锅皮胶,腾腾冒着热气。拿起汤匙细品那碗胡辣汤,几十年前的种种记忆,裹了一些人和事,都一勺勺,或酸或甜地随它灌进肚子去。吃罢,那辣、那粘、那香,似乎跨越岁月,和生长在记忆中的口味衔接在一起,舌齿间,久久难去。虽说只是一碗俗常饭食,此时,冲击情感,竟如面晤久违亲朋,或者徜徉于友人书信的墨香之中。
  往事、乡情,我是用舌头一点一点贪婪地品尝它的滋味。
  前些年,我去了趟台湾,偏偏台北就有一家羊肉泡馍馆子。入座,老板操一口地道的陕西乡音迎上,只三五句交谈,便一见如故,把所有陕西饭食,都一一端了上来。只可惜,名实相去甚远,大大走了口味。想想也是,几十年的阻隔,那水、那土、那用料,全不是故乡的了,连食客的口味,也变得失去辨别力。可是,环顾左右,那些客居的陕西乡党,吃得却是津津有味。其实,来这里的人,吃的也只是那食品的名字,以及由此引起的乡思,满足的也不过是深深打上故乡烙印的味觉怀旧。如果某一日,能回到陕西,真真切切地触摸一下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味觉记忆,怕会未曾举箸泪先落了。
  舌苔上的记忆,是渗入血肉,生命同在的东西。那根,深深扎在故乡情思的厚土里!
  (作者雷抒雁,选自《舌苔上的记忆》,有删改)
  读有所思
  开篇独句成段,总领全文,以“深刻”“顽固”等词突出了味觉记忆的独特和永恒,点明主题,富有生活情趣,凸显了故乡美食的独特魅力。
  文中,作者细品胡辣汤,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早年无钱品尝的遗憾,更是为了“品尝”往事和乡情。最后一段以“舌苔上的记忆,是渗入血肉,生命同在的东西。那根,深深扎在故乡情思的厚土里”作结,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思有所悟
  写美食抒情类作文时,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有针对性地选物。首先,应明确你要歌颂、赞美什么,然后选择一种或几种与这类感情相关联的美食,或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对逝去童年的怀念,或抒发对故土的眷恋。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故乡高邮的怀念,而这份情感怎么来承载,他选择了非常普通的鸭蛋来写。在妙趣横生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笔端浓浓的思乡之情。
  2.生动形象绘美食。选择好某一美食后,要对这一美食作细腻传神的刻画,可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行文,但要符合生活实际。
  3.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借物抒情要处理好“物”与“景”的关系。有两种方法可供大家借鉴:一是在写物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的借物抒情、借物言理;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叫寓情于物。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行文,都要求情与景融合无间,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右写典范作文】
  冰糖葫芦
  ◎施佳文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叫卖着冰糖葫芦,心倏然动了一下,一个个充满欢乐与温暖的画面立刻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我从小就喜欢吃冰糖葫芦,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中,承载着我无数美好的回忆。
  每次回老家,姥爷总会提前买很多冰糖葫芦,用来迎接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冰糖葫芦有着红彤彤的脸蛋,还裹着一层金黄的“围巾”,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亮晶晶的。我们几个一拥而上,嬉笑着,玩闹着,争抢着,然后比谁“抢”到的最好。
  我们撕开那层透明的薄薄的“围巾”,揉作一团,塞到嘴里,然后一口咬掉糖葫芦上的糖疙瘩,迫不及待地嚼了起来。这时,姥爷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待到我们吃不动了,这才坐下来,毫不介意地啃着我们吃剩的冰糖葫芦,啧啧称赞,还劝我们再吃一点:“这可是好东西呢!”
  冰糖葫芦的酸酸甜甜里,满是爱的味道。
  小时候,每当过年,我家便成了冰糖葫芦的“大客户”。早上起床,就看见一袋袋“老北京”静静地躺在桌子上。那时,我觉得,人们买冰糖葫芦不单是因为它那喜庆的外表,更因为它饱含着人们对幸福快乐的美好祝愿,饱含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盼望,也饱含着长辈对晚辈毫无保留的关爱。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及学业的日益繁重,我回老家的次数少了,冰糖葫芦诱人的色彩和味道在记忆里也越来越淡。寒假回去,许久不见的冰糖葫芦依然静静地躺在桌上,看着姥爷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姥爷口中关心的话语,品味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快乐的时光。
  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可以让我曾经为之陶醉的冰糖葫芦变得不再诱人,但它永远改变不了那些如冰糖葫芦般酸酸甜甜的爱。
  (浙江长兴县虹星桥中学)
  点评
  作文以“冰糖葫芦”为线索,回忆了自己与姥爷相处的过往点滴,表达出了“我”对姥爷的思念及对儿时的追忆。作文选材真实,尤其胜在细节的刻画上:孩提时,嬉闹争抢、大嚼特嚼冰糖葫芦的场景描写得细致入微,令人身临其境。结构上,穿插抒情,篇末更是引发了读者对成长的思索。
  阅读时,如嚼冰糖葫芦,越嚼越有味儿。
  【课下练笔】
  传统节日历来受到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牵引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在这期间,人们或千里迢迢归心似箭,或大张旗鼓精心准备,只为举家团聚,辞旧迎新。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写春联、挂年画、挑灯笼、贴窗花、发红包、包饺子……心中充盈着传统节日带来的香甜滋味。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传统的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2)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0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