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明显的问題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在经济结构转型环节中,金融抑制对其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形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经济产业转型的升级势在必行,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作为支持,而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粗放、产业结构形式低效,不能发挥金融对资金的优化配置功能。基于此,在本文中对金融抑制以及经济结构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结构转型;问题分析
引言
在经济形式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中,经济结构转型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结构转型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而扭曲性的政策对现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扭曲习性的政策,就是金融体系的扭曲,也就是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现象。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减少金融扭曲、降低金融抑制,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我国金融抑制主要表现
1.1“二次元”结构明显
对我国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进行研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金融抑制的“二次元”结构,这里的二次元是指,经济发展区域的两极分化。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导致金融发展分化程度严重。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性,就决定了金融信息发现的两极不对称性。虽然,在经济发展形式中,国家鼓励城乡结合的经济形式,但是金融外生与农村经济市场之外,由于多重交易的限制,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在农村产业中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正规金融产业的不足必将会给非正规金融带来可乘之机。非正规金融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定时炸弹。例如,在很多地区游离着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不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框架内,由于制定不透明化以及权力义务不明等,缺乏一定的法律约束。
1.2金融市场价格扭曲
对金融抑制进行分析,不能忽视的就是利率。简单的说,利率实现上反应的是资金的价格与价值,资金的利率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带动资金存储向着投资方向转化。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利率与真实的资金价格之间严重脱节。从我国利率的制定线路上进行分析,利率由我国的央行针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查而制定,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央行将利率传递给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在此利率传递环节中,其他类型的银行没有权利自主制定利率。这种主导的形式严重的阻碍了利率传递,并带有比较强烈的政府意志,不能直接的反应出我国地区金融市场存在的资金供求变化。目前,在我国存在着较多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范围之外的非法金融机构,使得民间的借贷利率制定存在着随意性,很多金融机构在向人民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为了人民戴上了高息枷锁。
1.3政府干预过多
在我国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经济产业形式的束缚,使得财政比较紧张,此时,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地区的财政收入,则不得不动用政府部门的职权向金融机构寻求经济支持。换言之,在地区金融机构运行的环节中,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加大公共财务收入。基于这样的背景,实现了金融与财政之间的相互渗透,容易滋生很多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由此可见,金融的财政化是我国金融抑制的重要表现之一。
2解除金融抑制的经济改革路径
2.1政策选择
金融抑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为了实现经济结构转型,解除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在我国农村的特征比较显著,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产业,实现企业的市场化,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府部门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力度需要逐渐深入,而促进产业的商业化,需要政府部门对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向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引导农户认识金融市场,并积极参与市场既经济竞争。特别的,需要培养经济市场风险意识,提升地方进行风险抵御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服务等。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环节中,需要以及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为目标,激发产业的金融需求。
2.2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消减金融抑制的关键举措,实现金融制度的创新,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形式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对金融发展的特征进行研究,只有实现金融经济现状的调查,才能够实现以改革的方式促进经济模式重组。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信用社的改革,有效整合现有金融机构的功能,对金融主体进行经济市场定位。创新金融形势,打破金融抑制,还需要从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上进行扩大,将其职能不断创新。例如,目前,在农村银行中,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都相继承担了一部分的政策业务,由于职能的限制,导致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银行不能实现功能分散,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银行进行金融职能分散。最后还需要对农业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完善,鼓励多种类型的银行积极开展支农业务,建立属于农村的融资服务资本市场。增加区域经济产业保险机构,进而解除金融抑制。3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对经济结构失衡的强化
从积极实施我国经济政策以来,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我国公共投资规模来实现经济稳定,一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缓和,由于结构调整政策只是对经济结构失衡进行表面的修复,所以还不能实现根本性的经济约束解除。随着我国经济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经济体制的异化为经济结构转型带来障碍。为了破解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难题,需要对我国经济转型体制进行重新审视。
3.1经济转型中的非均衡特征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类型,以经济实现出发,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实践环节,就是经济处于新旧经济模式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经济改革的过度环节,在该种经济发展背景下,经济背景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而处于转型中的经济形式恰好具有不均匀的发展特征。在市场经济形式不断创新环节中,稳定政治,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改革。在具体的经济改革与措施中,主要是对那些比较容易变革的技术以及生产操作层级的经济产业进行创新。而在很多企业中的渐进性改革,需要兼顾制度的创新并对各种经济利益等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3.2非均衡特征对二元性经济结构的強化
我国经济具有多元化形式的特点,由于我国经济在旧体制形势下的影响比较 严重,国有经济以及非国有就经济中,经济结构改革的阻力比较大,在客观经济系形式上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分散形式的经济风险。为了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对我国经济进行局部调整,实现各个击破的经济转型策略。而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制度创新的不平衡性,阻碍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流通。为了减缓二次元进行形式所带来的经济发展障碍,可以从我国工业转型上进行分析。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规律进行分析,实现对工业化发展的转型就像能够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转型,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实现该线路工业的转型,首先需要注重的是资本的迁移。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从最初的农产品原料的轻工业,逐渐向着以非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方向上转变。这样的经济消费转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形式向着基础工业方向转变。经济发展对基础工业的支持,诱发了资金密集以及技术密集型发展的轻工业方向转化。工业方面的这一形式的经济结构转化,不仅超越了以轻工业为核心的阶段,也超越了以基础工业为核心的阶段,导致了我国工业化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来巩固城乡二次元经济结构。
4结束语
在本文中对我国金融抑制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经济改革路径。金融抑制是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直接原因,从相关研究中表明,金融抑制程度越高,可能造成的经济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更加严重。金融抑制,严重的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该种经济结构容易产生失衡。
参考文献
[1]王勋,AndersJohansson.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J].经济研究,2013,01:54-67.
[2]王娟.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叶维武.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4]赵志刚.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5]李果.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2012.
[6]魏燕.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