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小学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格,引导学生对三观有更正确的认识,能够对生命和生活有更深的领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本文将结合小学德育的特点,提出如何在小学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小学教学
  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为德育教育弱,就会导致学校失去教学灵魂,各个学科也会茫然无为。我们只有在所有学科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使学校有生机活力,孩子们才能够健康成长。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相反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反作用力。国家教育会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树立德育为首的意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德育的功能,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把学生培养成懂得感恩的人,是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年龄阶段,通过感恩教育,使小学生明白家长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并在学校感恩教育的引导下听从父母师长的教诲,体会他们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他们的殷殷期盼,这样才能使小学生逐渐培养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感。
  2.有利于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塑造健全人格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价值还在于使小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处理事情,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当前,社会上对一些不懂事,任性妄为的孩子称之为“熊孩子”,殊不知“熊孩子”背后产生的原因却是因为“熊家长”。正是由于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缺乏正面教育,过分呵护和溺爱孩子,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一点外面世界的风吹雨淋,欠缺处理负面情境和应对人际交往的能力,难以自立自强。而感恩教育有利于使小学生学会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来正视面对的困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塑造健全的人格。
  3.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对生活的感恩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生命、生活的重视,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善待人生。长期以来,小学生对于生命和死亡这一类比较严肃的字眼缺乏基本的认识和思考,因而对生命和生活不够珍视,没有感悟到生命的内涵和宝贵,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不仅会由心感激父母的生命之恩,也会感激社会的呵护之意,这是对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二、小学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感恩氛围
  1.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像拥有某种改变事物的魔力,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想法,同样的感恩教育也不例外。当前,感恩教育还并不普遍,其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对于感恩教育缺位应该是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学校方面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应试教育与升学考试上,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视度偏低。虽然德育教育被提上了小学的教学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也未能得以实施。在家庭方面,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大心理,从而导致孩子毫无感恩之心。
  2.感恩应该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通过营造感恩氛围使学生学会感恩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方法。对于家庭而言,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模范作用,因此,作为父母应善待老人,关心社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对于学校而言,可将感恩故事巧妙地融入课本,或者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学校活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3.在具备感恩氛围的前提之下,学校可推行以感恩为主题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会与主题辩论赛等。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需进行引导,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以轻松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学校来说可举办征文比賽或以感恩为主题的摄影展等,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带领学生认识感恩,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指导十分关键。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引导方式,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教师要善于营造充满感恩的教学氛围,能够将感恩的理念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案编写期间,可以将一些感恩故事融入其中,使学生对感恩能有一个最基础的认识,从而为感恩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感恩教育引导的深度性、层次性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在校园或班级范围内开展主题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德育问题交流与讨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其家庭背景、个人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理论层面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体现感恩教育价值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端正自己的言行。教师在学生已有的情感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深度开展“施恩”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贫困山区捐赠,还是养老院爱心活动,教师都可以建立计划方案来落实德育目标。
  结论
  在小学德育中渗透感恩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对感恩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健全个人人格、提升思想品质。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研究与实践论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敏.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J].教书育人,2019(08):27.
  [2] 廖钦能.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渗透感恩教育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34.
  [3] 沈六玉.小学高年级感恩教育班本德育课程方案[J].江苏教育,2018(63):65-67.
  [4] 张柏春.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