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领军型人物,各所高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创业,全方面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产生了“政策先导、课程为基、项目实施、基地建设、多元交流”“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形成了“创新、卓越、探索、奋进”的学校文化氛围。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五位一体”新模式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所高校担负起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基于此,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培养“双创型”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实践的现状
  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奠定基础,提供时效数据,本文主要是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一些调查问卷整理结论。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实践取得的成效
  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必行形式。第一:资料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学校是否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调查结果表明:50%的学校会定期的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0%的学校开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为数不多,15%的学校没有开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5%学校的同学不了解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根据调查数据得出结论:大部分高校已经顺应社会形式的发展,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着力培养高素质,“双创”型人才。第二:资料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学校是否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其调查结果表明:80%的高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15%的学校没有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5%学校的学生不了解创新创业的内容。根据调查数据得出结论:在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相关文件时,都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都已开设了相关的理论性课程。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与理论课程共同开展,相互作用才能使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待进一步融合
  目前,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时,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大多数学生单纯的学习了解了创新创业的表层含义。始终觉得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找准创业的道路,最终成功的就业,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核心是对“思想、素质、技能、方式”的创新,是更高层次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根源就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现在正处于探索阶段,使得大部分高校狭隘的理解为应该培养学生具体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局限于技能的实践,不能的准确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缺失了核心教育的培养。
  2.创新创业教育开辟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创新
  创新创业并不是对已有的项目进行复制粘贴、分析总结,而是需要我们开创新的项目,从项目的背景着手到项目的含义,根据大数据分析项目的可塑性,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所以,高校开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明确目的,突出强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发挥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打破传统,勇于提出新想法,创造新技术,开辟科研新领域。
  3.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结合
  由于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效的融合,更没有要将两者融合的趋向,使大学生不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两者的认识不到位,使得创新创业取得成效微乎其微。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重新整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使大学生全面的认识了解两者之间关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含义、取得成效以及存在误区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政策先导、课程为基、项目实施、基地建设、多元交流”“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
  (一)“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思路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立足于学生和教师,面向于全社会,专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主旨于对受教者的思想、素质、技能的培养,主要的构建思路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围绕老师和学生。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离不开老师,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了实践教育活动。只有保证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得教育活动稳步进行。在这个教育体系中老师和学生是两个子系统。面对受教学生的差异性,学校采用“金字塔”式教学,分为对创新创业整体教育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以及对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感兴趣的学生。面对于老师,则有分为校内老师、专家名师以及成功的企业家,注重对骨干力量的培养,形成校内联合、校企联盟的创新创业队伍。
  第二、校内和校外。创新创业活动教育分为三个课堂:课上(第一课堂)、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第三课堂)。学校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结合,推动教育模式改革不断完善。
  (二)“五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要点分析
  政策先导。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化,传统的经济模式与就业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2015年6月颁发并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驱动发展”的理念。
  课堂为基。有了国家政策做先导,各大高校承载着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使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先后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深入的认识了解创新创业内容。针对学生兴趣高低的情况,学校采用分层培养模式。学校的课程面向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将专业知识、创新教育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紧贴实际,注重价值、夯实基础。
  项目实施。全程引导,构建全方位体系。创立“引导过程、协同发展、学生为主”的实践管理模式。实现学生从“无”到“有”,从“学”到“会”的过程引导,实现“校内联合,校企联盟”的创新群体,实现多学科交叉结合,实现学生自主决定,充分發挥学生在项目实践选题、团队构建、资金支配、技术路线、成果展示的主导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帮扶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科研项目基金等资金的支持。以及专业设备的配置,吸纳校外专家名师、企业家优质资源,构建多方位交叉结合的实践平台,产生多层次实践体系。
  多元交流。推广应用,提升素质。学校将实践经验、实践理论、技术提升、技能培训、企业互动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建立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造学生创客空间,建立学生竞赛交流平台,探索全面化、多元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响应国家号召,以国家“互联网+”模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引导,形成特色校园环境,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四、结语
  “五位一体”创新性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完善了教育体制机制,提升了学生全方位素质教育,革新了人才结构框架。
  基金项目:
  2018年沈阳师范大学校级第八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JG2018-ZD12)
  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成果(201810166237)
  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研究成果(WQN201730)
  参考文献:
  [1] 王菡,周慧玲,郭莉.“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2).
  [2] 邓利霞.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良性互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作者简介:
  李彤,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环境设计专业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