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升高,农村耕地土壤的肥力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周边更是如此。农作物在这些肥力不足的土地中生长,其长势和最终的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土壤中肥力的研究,寻找当前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并采取相关对策是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土壤肥力;下降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15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一直以来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在对我国耕地土壤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土壤中肥力不足的现象广泛存在。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而言,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此,要实现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对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和相关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1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养分含量对土壤肥力造成的影响
所谓养分是指土壤中所含有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农作物在进行生长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进行吸收。不同的农作物种类所需的养分种类和含量都不尽相同。例如,大部分的农作物都需要施加氮肥,但是对于豆科植物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因此并不需要施加氮肥。因此,作为决定农作物生长态势和最终产量的重要因素,养分含量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
1.2 物理原因对土壤肥力造成的影响
除了土壤中养分含量之外,土壤本身的涂层结构也属于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之一。其中,土壤的土质、土壤的整体结构、土壤的透气性以及保墒情况和土壤常年的温度等都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的土质结构会影响到土壤中所含氧气的量,土壤的透气性决定土壤中同外界空气的通气情况以及对水分的吸收和农作物根系的生长。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土壤中存在的养分进行传输、转化的效率,最终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1.3 化学因素对土壤肥力造成的影响
化学因素主要包含有土壤的pH值、吸附离子的能力以及土壤还原性、含盐量等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土质情况。土壤的碱性过高就会造成土壤板结,酸性过高就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同时随着近些年来工业化程度的升高,一些地区的对产生的工业废物胡乱堆放,对产生的废水乱排乱放。这就使得土壤中含有一些重金属离子和有毒物质,因此,这些物质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之一。
1.4 生物因素對土壤肥力造成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就可以对土壤的肥力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一些较为贫瘠的土地,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和活性都会较弱,而在较为肥沃的土地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活性都会较强。同时微生物的活动会在土壤中产生一些活性物质,有助于增强土壤肥力。因此,生物因素也是对土壤肥力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2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分析
2.1 对土壤肥力的认识程度存在错误
传统农业在进行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以土壤环境为代价进行的。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的肥力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这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阶段采用的农业发展技术无论在科技含量还是在耕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化肥、病虫害防治方法等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短期内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的问题。但是由于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存在错误使得农业化肥没有得到合理应用。化肥滥用的问题一直以来是造成我国土壤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地区由于过度施肥使得土壤出现盐碱化和板结的现象。这些盐碱化程度较高,板结较为严重的土地上农作物的产量极低。农药的滥用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有毒物质含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升高,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出现问题。这些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现阶段我国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2 土地缺乏管理,没有对种植的农作物进行合理搭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对于肥料的使用一直处于较为低级的状态。缺乏科学依据,大部分都是依靠经验进行的。对于土壤中所缺乏的肥料种类、数量都没有进行检测。单纯依靠这种经验进行的施肥方法使得土壤出现盐碱化、酸化和板结的先行。土壤结构的变化使得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同时在对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进行选择时,由于种植结构没有得到有效调整,所种植的农作物长期对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使得土壤中一部分营养物质大量缺乏,但是其他的营养物质却长期过剩。同时造成各种病虫害不断发生。这种错误的施肥方式和种植方式时造成耕地土壤中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2.3 肥料配比存在问题,无法对土壤肥力进行有效补充 传统施肥法方式由于是依据经验制定的,因此采用的肥料种类也较为单一。同时由于没有对土壤中所缺乏的营养物质种类进行确定,选择的肥料种类往往不能对土壤中所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进行补充。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化肥工业的不断进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的依赖性不断升高。现阶段在对土地进行施肥时呈现出一下几种情况: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而忽略了农家肥的重要作用;在土地中大量补充氮肥,对氮磷钾等元素的补充存在严重不足;采用的化肥种类单一,土壤肥力失衡。
2.4 施肥方法存在问题,肥料作用受到限制
通过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我国使用的肥料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发挥作用,达到补充土壤肥力的目的。其中大部分的肥料都被浪费。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肥料使用方法较为原始,使得肥料在施用之后所起的作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3 提高土壤肥力的相关措施
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我国耕地质量,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
3.1 重视有机肥料的应用
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其含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生长状态。在进行传统农作生产中一般使用人畜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等进行沤肥。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实现土壤肥力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应用这一原理。秸秆在粉碎之后还田,同土壤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可以实现分解,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现阶段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有2种,将秸秆在进行沤肥之后施加到农田中,实现农田肥力的提高;实在农作物收获过程中在田地里直接粉碎,实现秸秆的直接还田。这2种方法都有效的提高了较为贫瘠的农田的肥力。
3.2 积极采用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针对传统施肥方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现阶段在进行施肥过程中要积极采用配方施肥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施肥之前,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细致调查,针对土壤中缺乏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及逆行施肥。同时农业部门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當地土壤的肥力情况。在此基础上提高施肥技术,降低肥料的浪费,实现土壤质量的改良,保证土壤肥力均衡。
3.3 合理轮作,避免掠夺式的农田开发
如果在同一块农田中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就会使得农田土壤中某些营养物质不断被吸收。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土壤肥力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农田种植过程中要鼓励农民进行合理轮作。依据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以及对营养物质需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改善土壤肥力情况。
3.4 适当使用土壤改良药剂
使用土壤改良药剂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出现较为严重的酸化、盐碱化、板结的土壤尤为有效。同时通过使用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促进各种化学物质的合成,实现土壤保墒能力和对各种离子的吸附能力的有效提高。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环境污染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当前我国耕地土壤的肥力不断下降。不合理的、盲目的滥用化肥农药使得现阶段我国土壤情况出现持续恶化的发展态势。因此,只有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实现土壤肥力的有效提高,保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艳娣.朝阳县土壤肥力下降原因及培肥技术途径[J].现代农业,2016(10):28-29.
[2] 张荣贵.黑龙江省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J].土壤,2014(3):104-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