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下公共博物馆、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建筑逐渐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在传播文化教育,提高国民文化修养,培养文化自觉自信方面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纷纷新建馆舍,提升服务效能,新馆在建筑设计、阅读环境、馆藏建设、读者活动、馆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给读者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和阅读享受。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阐述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设计;阅读环境;馆藏建设;读者活动;职业素养培训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3-0110-03
  2010年前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浪潮,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方式多样化,计算机技术大量运用,馆藏建设的不断丰富,以及服务环境人性化等,给人以美观舒适、时尚现代的感受。各地公共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均围绕服务于读者,提升阅读体验,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环境优雅、适于阅读的现代化图书馆。具体而言,各地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1 新馆的建筑设计
  时下的图书馆建设,建筑设计要与自然相结合,创新是关键。在图书馆的设计中,图书馆的整体模式及布局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不同馆的设计理念只能通过细节加以体现。对于一个好的图书馆建筑,除了外形美观、大方外,更需注重增加建筑的实用性,提高实际使用率,让读者身在其中能够舒适、自如,这就需要从“内”提升。从各地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实践及其总体趋势来看,大多馆都结合《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国家标准GBT 28220-2011)》,以及各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体现以下设计特点:
  1.1 楼层适中
  新馆多采用低层的楼高设计,目前比较通用的为5—6层楼高,不片面追求楼层过高;外形较符合城市定位,规模适中,建筑风格现代简约、落落大方。
  1.2 充分合理的建筑空间
  在大空间设计理念下,各地新馆阅览室较少,适于在工作人员少、开放时间较长的条件下管理。新馆充分考虑防潮防水。新馆藏书区域一般设在二层及以上, 同时做好地面防水防霉防潮工作,基本实现恒温与恒湿,极大减少了照明、抽湿用电费用,有利于节省能源。这个方面有的市馆有过教训,他们建造的地下书库非常潮湿,每年的照明抽湿费用相当可观。
  1.3 灵活性、开放性结构设计
  传统图书馆的基藏、外借、阅览、咨询等功能分离,空间分割。而当前读者有多样化的需求,各新馆采用功能一体化、多样化设计,对空间布局进行灵活性、开放性布局,采用“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的设计,再根据服务内容对空间进行灵活调整,实现集馆藏、外借、阅览、咨询为一体化的模式,使读者能够自由选择服务内容。
  同时,新馆根据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路线、馆藏书刊加工运送路线,门厅增设服务台咨询窗口,为进馆读者解决咨询、分流、应急处理问题,并在一楼大厅增设图书馆平面图,在楼道口增设各个楼层阅览室简介,对安全出口、洗手间等应设有指示箭头或指示牌等标志,能做到一目了然,有序地安排好各个功能间,各功能间保持合理的联系和分隔,解决了读者、书刊、工作人员三者的流线问题,三者流动便捷,减少了相互交叉干扰。
  1.4 直观实用的大厅设计
  新馆大厅宽敞大方,一般都设有服务台、咨询台、馆藏资源检索查询机、电子显示屏、读者休息区等。在服务台即可办理借阅证业务,楼层导向指引标志清晰,非常方便读者。此外,大厅设立电子显示屏,对本馆历史、馆藏、借阅、读者量等情况做了介绍,让人切身感受到科技对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极大影响。
  1.5 功能完備的区域划分
  新馆一般都设立借阅区域、社会教育区域、艺术区域、办公区域四大类。社会教育区域内主要有:多功能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展厅等,艺术区域内主要有:小型音乐厅、电影院等,以丰富读者体验,增加图书馆的教育、艺术氛围。各区域之间做出适当分隔,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
  增设特色处室,打造图书馆亮点,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开设幼儿处室。针对3岁以上至学前的小朋友,以绘本阅览为主的处室,室内应特殊布置,如:铺设地胶、地毯,可以不设桌椅,席地而坐,光线采用自然光,小朋友比较活泼好动,应把处室安排在自然光线较好的一角,室内噪音隔离措施要到位。
  中小学生阅览室应尽可能的分开,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在一个层面上,而且现代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广泛,在读物方面适当的加大外文读物更能满足中小学生,书架也应单独定制,书架过高受小学生的身高限制,顶层的刊物拿取不便,由此会形成资源浪费。
  1.6 节能环保性
  图书馆是人源密集场所,必须保持通风、采光良好,温度适宜,而电子设备、馆藏书刊、建筑材料都会产生各种污染,因此,多数新馆采取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保温。
  一些新馆采用美观实用、节能环保的推拉式玻璃窗墙,玻璃一般选用透光性好的、浅色的。白天阳光充足时,不需开灯或只开少量灯即可;阳光过足时,可用窗帘遮挡免受阳光直射,也可推开窗户,使自然风吹入室内,增加室内舒适度及改善空气质量,实现节约能源。
  2 新馆的阅读环境
  2.1 门口应增设安检系统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来馆的人员流动量大,为了保证给读者一个和谐安心的学习环境,为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及馆内设施设备、纸质图书考虑,应增设安检系统。
  2.2 舒适的借阅区
  针对不同读者,各借阅区采取了不同的装饰风格。成人借阅区多采用了舒适大方的装饰风格,而少儿、低幼借阅区采用色彩活泼、富有想象力的装饰风格,配备了较低矮的、色彩明快的书架和桌椅,适当摆放玩具、手工制品等,让读者放松心情,感觉到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   2.3 休闲区是亮点
  由于讀者对文化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新馆都设计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区,凸显了新馆的轻松愉悦气息,如增加了室内绿色植物、观赏水池,配备舒适的沙发、座椅、茶几、并配备多功能充电器,等,可以让读者读书疲累时休息。有些新馆还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了充满现代感的饮料吧、小型超市、书店、读者餐厅等,给读者以全方位的享受。继而从服务细节提高图书馆档次。
  2.4 人性化的细节
  大多新馆设立电子存包柜,方便读者存放个人物品;各楼层设置自动热水机,免费供读者饮用。有些新馆还在各楼层配备复印机,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下载打印服务。
  在对特殊群体服务上,新馆一般将残疾人服务区设在一层或其他较低楼层,配置了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脑、书刊及无障碍设施,如坡道、停车车位、洗手间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对地砖进行盲人道的处理方式,使残疾人读者在新馆感受不到障碍,针对盲人弱势群体的阅览情况购进先进的语音系统,支持语音点读外放,但为了保持安静的环境应采用耳机或其他隔音设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细节。
  纸质刊物由于阅读者较多,细菌容易滋生,这对刊物本身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也使读者间接的成为了细菌传播媒介,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各个阅览室增设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期对各类刊物进行消毒,这样既不影响书刊的使用寿命,又能减少细菌的传播途径;另外还可以在阅览室前台备上免洗消毒液,供读者在翻阅刊物前后使用。
  根据读者的年龄、兴趣、需求等实际情况对楼层区域进行划分。比如:老年人爱看报纸期刊,但他们身体素质较年轻人差的多,因此应该把他们的位置划分在一楼或低楼层,楼梯间应做好防滑措施,配备老花镜、急救药箱等细节服务设施;针对老年人的借阅卡资料登记应备注家人联系方式等。
  3 新馆的馆藏建设
  丰富优质的馆藏体系是新馆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基础。新馆馆藏建设体现在:
  3.1 构建合理的馆藏体系
  在做好读者调查的前提下,各地新馆在保持纸质文献的基础地位情况下,加强了数字文献、特色文献、外文文献的收藏,并设立更多的专题文献,如本地作家、国内国际文学奖系列作品等;开通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方便读者下载论文;根据读者借阅情况,在微信平台、网站上定期发布借阅排行榜;根据社会评议,推出好书推荐栏目等。
  3.2 纸质与数字图书分类进一步细分
  新馆按图书内容细分类别,并区分书架。每个书架侧面标明详细分类,如少儿英文、英国文学等,更加方便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
  电脑、平板、自助查询电子设备集中放置在电子阅览室,并购置先进的阅读软件下载,与特定的网站联合,保证阅读的健康与趣味性,开通语音读物,也可采用3d的阅览模式,使先进的电子技术与读物知识点完美的融合起来。
  另外,我馆信息资源以多种形式存在。除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外,还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网络数据库等类型的电子文献资源。但各种类型资源之间建立的的互相关联很少,这不仅不利于揭示馆藏资源,更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进行资源整合与门户建设,一方面我馆需要加强学习调研,吸取别人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技术人员的学习与交流,了解各种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性。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适合我馆的信息资源整合的设计方案,购买适合本馆的资源整合软件,进行资源整合。
  4 新馆的读者活动
  现代化的新馆拓展了业务功能,可开展讲座、报告会、音乐会、展览,播放电影,文艺演出等,也可定期开展亲子课程,邀请各个知名幼儿园老师来馆交流,多开展像“王叔叔讲故事”等这样的公益活动,积极培养小朋友的读书兴趣与爱好,积极响应“书香型社会”的建设,成为集社会教育、文化休闲、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体。活动开展较多的新馆,每年活动多达几十场,甚至上百场,参加人次达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以及活动的固定化、品牌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知识殿堂”“终身教育的场所”“市民大书房”的魅力。
  5 新馆的馆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新馆对馆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需拥有扎实的图书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采购、剔旧、编目、上架等业务流程,掌握图书分类法和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第二,需具备相应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无论网站建设还是微信、微博平台都要求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三,需具备举办读者活动,开展阅读推广的能力。为此,新馆着重增强了馆员的再学习能力,加强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通过馆内外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会、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使馆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具体可如下:
  5.1 增设服务流动人员
  以应对咨询、分流、应急措施,统一着装,精气神饱满高涨。图书馆是服务窗口,针对馆员的服务意识、礼仪应进行系统的培训。
  5.2 充分调动馆员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
  馆员不同层次的需求要充分得到重视。挖掘并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发挥最大值,尊重馆员付出的劳动,实现人文关怀,调动馆员为读者服务的积极性。
  5.3 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图书馆的发展靠我们大家的努力,不能硬件设施搞上去了,但馆员的技术操作跟不上,应该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但是受制于现有的体制,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能力大小良莠不齐,并且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馆内应积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本职工作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5.4 提高馆员身心综合素质
  馆员要想做好一切工作必须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健康的身心素质作基础。利用自身的快乐情绪去影响周围人,于无形中化解矛盾的根源,坚持不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岗位中来,释放正能量,服务于读者。
  5.5 倡导并鼓励继续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同事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形成“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良好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学与函授等脱产的方式进行学习,定期开展与读者心连心的交流座谈会,与读者一起学习成长。
  6 结语
  为体现各地的文化特色及腾飞发展的朝气,新馆普遍采取了合理的功能空间划分,提供丰富优质的馆藏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管理人员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为读者创造出舒适温馨、时尚现代的阅读环境,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从而为文化事业发展和群众文化素养提升贡献出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蔚.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2(01):78-82.
  [2]张涛.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新馆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33(03):9-10.
  [3]滕雪.我国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环境设计[J].图书馆学刊,2011,33(10):9-12.
  [4]臧会珍.许昌市图书馆新馆启用后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07):16-17.
  [5]郑卫光.低碳节能: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以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1(06):132-135.
  [6]谢娟.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公益性[J].山西科技,2016,31(02):9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5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