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源流嬗变及其文化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七夕节源于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数字七的崇拜,并在星宿拟人化和牛郎织女故事的融入中不断发展,不断衍生出相关习俗,形成独特的节日文化。七夕节在当代面临传统内涵衰微、新内涵却未能得以及时重构,仪式感不强、节日氛围寡淡等困境,需要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我们今天重新阐扬七夕节这一文化遗产,契合牛郎织女故事的本源,宣扬永恒的爱情主题,不仅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更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驳斥,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七夕节;源流嬗变;文化内涵;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3-0030-04
1 七夕節的源流嬗变
1.1 起源
中国是最早开始研究天文学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对星宿展开研究并赋予他们深切的寓意。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两颗星宿,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没有将其与七夕节联系起来,只是将其作为天文现象加以记载,如《星经》有言“牵牛,名天关”。古人对于自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深切的崇拜,于是人们将牛郎织女人格化,但此时牛郎和织女只是作为男性和女性的象征存在。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的社会,劳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人们便将对理想男性和女性形象的想象寄寓在牛郎星和织女星上,主要是给织女星赋予了乞求智巧的文化象征意义,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目前,我们能找到的关于七夕乞巧习俗的最早记录是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中:“汉彩女常已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一资料表明,到汉朝的时候,妇女已经形成了在七月七日穿针引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习俗。随着七夕节的发展演变,还出现了投针应巧、喜蛛应巧等习俗。在许多古诗文中,也有关于七夕节最早文化含义和习俗的描写,如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女星》就有诗句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织女,则以况其内,牵牛则以况其外”这是宋朝蔡卞在《毛诗名物解》中的表述。牛郎星和织女星人格化是牛郎织女故事产生的基础。
牛郎、织女星宿人格化后,牛郎织女的唯美的爱情传说便相应出现了。南朝的梁殷芸在《小说》记载了这一故事。“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许嫁河西牛郎,嫁后废织衽。天帝怒……”这就是我们通常听到的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故事里所包含的浪漫故事令青年男女神驰,激发了他们寻求美好的爱情的愿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七夕节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故事与节日习俗相融合,女性开始在星空下祈求自己能够拥有美满的爱情同时向织女祈求自己能拥有织布的好手艺。乞巧节开始成为情人之间的节日。
除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之外,七夕节还包含了古人对数字的崇拜之意。唐朝九姓胡崇拜“七”的习俗在《西蕃记》便有记载——“(康国人)俗事天神,崇敬甚重。……求天儿骸骨,七日便止。”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佛教中对于如“七佛”、“七趣”、“七因明”、“七种语”、“七法”、“七喻”等蕴含神秘性质的数字“七”的表述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七的认知。七月七日是一个“重日”,即月份与日期相同的日子。古人认为重日是一个天地交感天地相同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古人多用来祭祀祈福,乞巧节被定在七月七这个日子,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测一二了。
七夕在古人对大自然崇拜和对数字七的崇拜中,在星宿拟人化和牛郎织女故事的融入中不断发展,不断衍生出相关的习俗,形成了七夕独特的文化。
1.2 风俗发展演变
七夕的风俗从形成到现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笔者择取先秦、汉代、魏晋、宋这几个七夕习俗发展演变比较重要的时期来阐述。
1.2.1 先秦
中国重视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立国,因此农耕文明发达,与各种和农耕有关的社会风俗也在很早就形成了。这些风俗种类极多,其中有些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了,有些则保持其生命力,一直流传至今。“七夕”风俗就是其中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 值得我们去发掘。现在能够看到的有关“牵牛”、“织女”的最早的诗歌出现在《诗经·小雅》中——《大东》。其中有云:
“跂彼织女, 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 不成报章。睆彼牵牛, 不以服箱。”
诗歌中的牵牛、织女指的是两个星宿, 因为拥有特殊的名称, 诗人驰聘想象,将其与现实社会中的生产活动自然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织女星、牵牛星仅仅是天文学意义上的星宿,承担了人们对辛勤劳作的美好期盼。同时, 诗歌中也没有提到牵牛、织女是两颗“隔银河而相对”的星宿, 更没有后代人们所说的“七月七日相见”的戏剧性情节。诚然, 这一先秦时期的早期文本虽是后世“七夕”诗歌的源头, 但不能把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七夕”诗歌,因为其七夕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较为单薄。
1.2.2汉代
七夕风俗在汉代已经形成了以“牛女”为核心的民间七夕活动,并且还提及男女产生“私愿”的现象。比如崔寔的《四民月令》就有记载说 “曝经书及衣裳……祈请于河鼓、织女”, “言此二星神当会, 守夜者咸怀私愿”。 南朝梁殷芸在《小说》记载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织女与牛郎的婚姻得到天帝允许的。是因为贪图男欢女爱而“废织紝”,才会受到“一年一度相会”的惩罚。这样看来,在汉代的时候,牛郎和织女的婚姻关系是合法的。
1.2.3魏晋
魏晋时期七夕文化更加社会化和世俗化。比如曹丕在《燕歌行》中把一个女子思念丈夫和织女牵牛进行对照。“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其中采用“照我床”、“守空房”、“限河梁”等意象, 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思妇的寂寞与哀怒。这种企盼既有情感上的依恋, 也暗示着对男女性爱的强烈诉求。 1.2.4宋
七夕乞巧仪式,并非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为。节日仪式的群体性、普遍性的描写备见于宋代词人的笔下。如张先的《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这首七夕词写出了七夕的狂欢,描绘出宋代妇女对月穿针乞巧,迎牛女的场面的普遍性。其中“得巧”、“双丝缕”的意思要从七夕风俗谈起。七夕前一天,富贵人家通常结彩缕于庭,称为“乞巧楼”。到七日夜晚,女子对月穿针,杯盘饾饤,饮酒作乐,称作“乞巧”,又以小蜘蛛放入盒中,等待结网,若所结之网圆正疏密,则为“得巧”。除了乞巧的意愿之外,当时还有“乞寿”、“乞福”、“乞子”的习俗。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酒洒于庭,摆设酒肉水果,撒香粉,祭拜牛郎和织女,说出自己的愿望,不论是乞福还是乞寿,或是没有子嗣的乞子,无不灵验。七夕夜晚,妇人用彩线穿七孔针,喝酒作乐,还要摆置瓜果和香案。如果晚上有蟢子在瓜果上结网,人们就认为是这个妇人得到了织女的青睐,一定是心灵手巧,事事称心。
1.3 现代蜕变
笔者走访了浙江台州地区,通过采访各年龄段的当地人民发现,现代人对于七夕的认识多数停留在“情人节”这一内涵上,许多人将七夕和牛郎织女画上等号,而对于七夕乞巧、生殖崇拜等文化内涵和七夕产生源头不甚了解。七夕节活动基本是比较普通单一的相亲或者是情侣当做情人节来过,穿针、做巧果等传统七夕节活动几乎消失。除部分中老年人知道一些关于牛郎织女传说之外的说法,如喜鹊脱毛等,年青一代中知之者甚少。
近年来,七夕节的宣传力度有所加强,但大多数人对其认识仍停留在“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故事”阶段,对于七夕乞巧等传统习俗了解不多。因此,挖掘七夕节的现代文化价值,复兴传统习俗活动迫在眉睫。
从传统七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主要发生在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圣瓦伦丁节”以“情人节”之名及玫瑰花等文化符号进入中国社会。而随着外来文化潮流开始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具有民族主義情节者开始强调我国本土文化安全意识,寻求能与之相抗衡的中国传统节日。同时,一些敏锐的商家从中嗅到巨大商机,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从观念上认可了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的存在。至此,七夕节这一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情人节”之名流传开来,引发公众参与到以“爱情”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中来,让七夕节不仅具有“中国情人节”之名,更具有“中国情人节”之形,形成了一种文化与商业的共同循环。
然而,这样一种循环是否真正符合七夕的传统文化内涵呢?社会各组织一方面借助“中国情人节”之实推广传统七夕节,另一方面也开始主动寻求传统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他们认为,只有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探索符合传统节日的七夕节习俗,才有可能无限延长七夕节的独特生命力,使之在中国节日体系中长久地生存下去。
2 七夕节的当下困境
七夕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汉朝到近代,每逢这个节日,从城市到农村,从宫廷到民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但是这些年来,关注七夕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像温岭石塘这样的小地方还在坚持举办当地的七夕风俗活动。根据观察和调查访问的地方,笔者发现当代七夕发展面临着如下困境:
2.1 七夕节传统内涵衰微,新内涵却未能得以及时重构
七夕最早源于人们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到了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乞巧习俗,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东汉时,七夕又成为了象征着爱情的节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时代的逝去,机器代替手工高效棉麻丝绸,女性不再被束缚在家中的秀坊,传统纺织刺绣的技艺成了名录上的文化遗产,人们交口称赞其惊艳却不再追求自身习得。20世纪,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西方文明涌入国内,二月十四日的西方情人节、三月八日的国际妇女节在中国越来越兴盛。这两个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七夕传统文化内涵有重叠的部分,却更加鲜明突出,故而就把七夕挤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乞巧的习俗已不再具有现代价值,以妇女为主要节日对象和浪漫爱情主题吸引力也比不过妇女节和西方情人节,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内涵又没能重新建构,当代七夕的命运岌岌可危。
2.2 七夕节仪式感不强,节日氛围寡淡
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不过七夕节的人中,有56.49%的人觉得七夕节日氛围不够浓烈,41.22%的人觉得因七夕节日形式简单故吸引力小。纵观近些年的七夕节,有活动举办也不过是相亲鹊桥会,这样的活动在兴盛了几年之后,这两年也匿迹于无形了。现在,每到七夕节,除了玫瑰花涨点价,别的却是瞧不出和寻常日子有何不同了,可就是这点“节日味”却也因号召“理智消费”而渐渐淡去。
2.3 振兴七夕节多停留在口头呼吁阶段,措施未落到实处
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逐渐重视起来。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在文件中所列的节日当中,春节张灯结彩、元宵闹花灯、端午粽子龙舟,唯独七夕冷冷清清。我们发现,政府中强调了七夕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学者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的溯源探索,很少有提出具体操作办法的,人们即便有过节的意识,却没有过节的办法。
判断一个节日活着还是已死去,主要看该节日期间里是否重复上演着民众约定俗成的活动。从七夕节活动现状和人们的感受来看,如果不对当代七夕节进行现代意义的改革,七夕节将进入苟延残喘阶段。
3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中央文明办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首次将七夕节纳入传统节日体系中,七夕节在当代传承与发扬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初步认可。在此之前,首先应挖掘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的文化内涵,在新时期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功能。 七夕文化是指七夕节产生前后的民间文化、礼仪以及七夕节的各种风俗活动等的集合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七夕文化给予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巨大影响,织女与牛郎的故事赋予七夕浪漫主义气息,乞智和乞巧的习俗展现了大众的美好向往。此外,七夕节妇女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也有着各色的文化内涵,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多个汉字文化圈国家。
现代七夕文化目前多围绕“爱情”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因对抗西方情人节而生,打上西方情人节的烙印进入人们视线。与西方情人节不同的是,中国七夕节由“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延伸而来的爱情观较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颂扬了在爱情中坚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美好品德,值得当代人们学习与践行。“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七夕文化丰富了爱情永恒的主题,反映了劳动人民精神感情的需要,在现代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脱胎于农耕文明的七夕文化被赋予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牛郎织女星宿中窥探一二。织女牛郎星座在现代天文学上隶属于为天鹰座和天琴座,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一颗,其余两星分布两端并成一线,民间象征其为牛郎挑着两个孩子的形象,六颗在牛郎星东南方向的牛宿星,被看作是牛郎牵的牛;而天琴座的三颗星星则被人们想象为织女的梭子,东方的四颗星被人们看作是织布机。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劳动人民将牛郎织女想象成与普通人无异,并为他们安排了和谐幸福的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活,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观念。虽然在现代,男耕女织早已不复存在,但牛郎与织女所代表的勤勉真挚的品格在现代仍有现实意义。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七夕节也不例外。牛郎织女故事渗入七夕节之前,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提及七月七日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曝经书及衣裳”,此风俗贴近百姓生活,流传较为久远。此外,七夕节还有祭祖、吞赤豆、乞子等风俗。由于采守宫、乞子等反应生殖崇拜的风俗和牛郎织女故事合拍,在牛郎织女故事渗入七夕节后得以继承发展。另外,月下拿线穿针求巧智,穿七孔针、寻蛛网以验巧等等都是古代七夕节的传统民俗活动。当代七夕节之所以式微,和文化内涵与当下社会脱节有很大关系。但是,这些文化习俗与现下脱节了吗?其实不然,不管是乞巧还是乞富,都揭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目标:克服各种磨难和困苦,追求健康的爱情观、婚恋观和道德观。
4 七夕节的文化价值
七夕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却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陷入了困境。而这些民族遗产正是民族自信的根基与载体,将传统七夕节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要求。
七夕节在当代传播之所以受到阻碍,离不开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影响,传统观念、习俗进入新世纪由于“水土不服”渐渐被削弱。七夕节是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 其习俗活动总体上是以民间信仰为依托的。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们尤其是传统社会里七夕习俗展演的年轻一代,绝大多数对信仰持否定态度,乞巧等习俗已不适应当代社会。而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地位提高,女子乞巧以求惠巧等习俗,与当代女性角色不相符合,受“冷落”也不足为怪。所以,为传统七夕节发掘旧内涵,赋予新内涵成了当务之急。发掘宣传旧内涵是指研究者认为应当深入挖掘七夕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且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补课,再辅之以政府的力量、媒体的宣传,并使其走出国门。赋予重构新内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部分学者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的节日习俗来振兴七夕节,但就目前看来,“中国情人节”相较于外来的西方情人节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二是一些学者通过对日本七夕节、西方情人节(圣瓦伦丁节)等节日的研究,提出借一个其他的传统节日或重构来振兴七夕节,如民俗专家张勃就提出将七夕节重建为“夫妻节”。而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部分则将发掘旧内涵与赋予新内涵相结合,提出“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隨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当代社会的人们陷入“快餐生活”,不管是工作还是情感,只求生存不论质量。我们在今天重新拾起七夕这一文化遗产,不仅仅契合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本源,宣扬永恒的爱情主题,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更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驳斥。针对这一点,笔者策划“相敬如宾”家庭晚会、七夕鹊桥会等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了解,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得以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初步了解现代人对于七夕的想法与期盼,融入现代元素策划一系列七夕活动,如“‘乞巧穿针’大型体验活动;七夕诗歌创作比赛及朗诵会;‘七夕女红‘T台秀;巧手做‘巧果’,细心品‘巧果’”等系列活动,主要在学校、商场等小规模开展,均取得较好反响。
可以看出,人们并不是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失去兴趣,而是缺少良好的载体与契机。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发展,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传统七夕节作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必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七夕节的现状提醒我们必须利用多种途径为七夕节的现代转型保驾护航,古为今用,延长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郭建勋,张伟.先唐七夕诗歌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9(04):20-23.
[3]李伟.宋代七夕词背后的男女之别[J].博览群书,2017(12):40-42.
[4]邓未.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流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5]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J].文化遗产,2014(01):34-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5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