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分析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从正确定位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效衔接、改革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动机策略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期真正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 键 词] 专业英语;改革;定位;衔接;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9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竞争也更加激烈。不论是为了使交流更畅通还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都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专业英语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对专业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其重要性在各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越发凸显,然而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意识到。高职院校一般采取分段式课程设置,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其初衷是为了在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但是这一分段就把一个有机整体人为分裂成两门独立的课程,并且各自制订教学目标。基础英语往往被视为公共基础课,再加上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设立,通过等级考试就几乎成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于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基础英语的培养方案,与专业没有任何联系。而专业英语则被定位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成为一门孤立于其他专业课的选修课,于是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制订的教学目标也形同虚设。以我院制药专业为例,仅有32课时,作为专业选修课,被安排在第3~5学期。可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不重视专业英语,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实施情况可想而知。
(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动机。动机被视为决定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能够激发英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且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而且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持续性深度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因素很容易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动机减弱或消失的可能。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动机策略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事实上,对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入学前至少已经学了六年英语,该学的语法基本上都学完了。到了高职阶段,需要扩充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词汇量、阅读量上,但是失去了高考升学的指挥棒,教学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中学阶段,不再是学校和教师“逼”着学生走,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时候的学习动机更为重要。但正是在这种较高考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各种动机策略没有及时跟上,基础英语阶段尚有英语考级的压力,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没有英语考级通过率的压力,并且认为选修课跟未来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很难对专业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再加上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词汇,然后再讲解课文,通常课文的讲解也是逐句解读、翻译,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听不懂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教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在选用教材时随意性很强,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目前,公开出版的针对制药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最新版本有2000年版高等学校本科用教材和2007年版高职高专用教材。本科院校用教材所选取的文章一般都篇幅长、专业性强,且偏重传授理论知识,无法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而现行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
(四)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英语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英语基础好,能够把词汇、语法、句式结构等知识点讲透彻;另一方面,还需要很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丰富,能够与专业相结合,就相关专业词汇、知识技能点进行拓展,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一)准确定位,有效衔接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的英語实际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把英语分成几段,都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培养目标里涉及几方面要素: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首先要改变现有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脱节、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以及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进行有效衔接,并且与专业紧密结合。
负责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在设计规划中要体系出与专业的结合,有计划地将专业词汇、行业术语等内容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使基础英语真正为专业英语搭建好基础和平台。在考虑向基础英语中渗透时,尽量不选取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行业科普等。课时安排上尽量选取基础英语的后半段或者至少是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专业基础。 以化学制药专业为例,有机化学是和基础英语同时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因为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更是不计其数,但也不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其中前缀、后缀、词根的规律性很突出。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到基础英语的教学中,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而且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不仅是词汇,基础英语的听力训练环节中也可以增加专业的元素。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专业相关的讲座、新闻作为听力训练的素材,让学生锻炼英语听力的同时,以一种更加立体多面的方式接触专业知识。另外,在閱读方面也应当加入专业内容。因为制药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英语文献资料更是呈现井喷之势,用这些文献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专业的发展感到振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探索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动机策略
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1.充分利用“互联网加”等先进技术,收集网上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新闻音频、视频,作为课堂上锻炼学生听力的素材。由于这些资料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通过课堂听写是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而且新闻里的遣词造句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也不无裨益。
2.将学习内容尽量与岗位相结合进行整合,成为若干项目、模块、案例,课堂教学时以项目案例为载体,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教师适当运用各种动机策略,以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改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和自身要求,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由于学生规模、师生比等因素,专业英语的教学很难做到小班化,课堂教学学生人数一般都在30人以上。不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基础好的学生在上这门课时不仅通过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三级考试,有的甚至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针对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做专业教师的科研小助手,翻译英文文献、专利,甚至到合作开展学徒制的企业里参与编制相关产品的英文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另一方面有些基础不好、对自身要求不高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就对学习持消极怠工状态,甚至会产生厌学放弃的情绪。缺乏最初的学习动机。对这样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在他们实现目标时在全班学生面前给予赞扬,让他们重拾信心。
(三)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专业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他们发表过高水平的专业文章,英语功底扎实;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让他们有机会到英语国家学习进修,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此外,还要组织专业英语教师与基础英语教师共同备课,一方面方便两门课程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编写课程教材
目前,还没有一本适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根据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新教材。新教材兼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学习部分;兼有阅读、翻译、听力、写作四部分;兼有行业科普和专业领域;兼有经典工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兼有专业基础和岗位要求;既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也同时兼顾学生继续发展的需求。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制
考核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策略,应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要改革传统的专业英语考核方式,减少终结性考核的权重甚至取消终结性考核,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权重。要改变从前的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这种简单形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的考核,例如要求学生翻译药品的英文说明书等形式。
三、总结
不管是基础英语还是专业英语的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能用好英语这个工具。这在全球化浪潮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今天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工具。为了用好这个工具,我们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设计、师资、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挖掘、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徐智鑫.动机策略、学习动机和动机行为的内在关系: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49-54,96-98.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