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经纬,阅读是经,写作为纬,写作和阅读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语言文字是其交织点,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终要达到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实践证明,阅读时“潜心会文”,语感、情感、审美等方面会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会自然具备一种整饬思路、协调句式、锤炼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中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古人讲“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夸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因此,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连径。阅读是“学”,写作是“习”,只学不习,就会艰高手低,下不得水游泳,要“学”“习”结合,把在“读”中积累下来的精词妙句、句法章法、立意剪裁等等时常运用于写作,在“写”的道路上就会畅通无阻,
一、在阅读中探索发现写作的规律
阅读的首要任务是使我们具备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就是透过文字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判断,这就要求按文字的使用规律去理解,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知章法,领悟文字运用的规律,形成理解技能,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既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巩固阅读中获得的理解技能。诸如我们学习接触各类议论文,在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深八分析文章内容的时候,作者论证的结构方法、说理的技巧、论证的语言以度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思维方法会自然而然地印在脑海,这样就可以把已获得的认知能力内化为作文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就会变通灵活应用。
二、在阅读中敏活写作的素材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有“心里有而下笔生涩”的困窘,而当我们读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常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心里曹经感觉到的笔尖上想表达而又无法表达的,作家竞替我们生动、逼真而又微妙地写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于我心有戚戚焉”——共鸣。比如史鐵生的《我与地坛》中写到母爱的一些细节,似乎是不经毒,却是最真切的一种感受,读到此时,你一定会回想自己的母亲或父亲关爱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情动于衷,也会有写点东西的冲动。其实,语文教材和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教材(必修、选修、读本)给我们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诸如作家经历、课文中的人物事件、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等等,会时常激起我们心中久已尘封的记忆碎片、思想碎片,当我们拾起这些碎片时,涌动出的一定也是感人至深、发人深恩的优秀作品。
三、在阅读中借鉴写作的方法
写作是慢功夫,也是一项内功,需要不断的积累、感悟、思考和训练,而学套借鉴是作文成功的一条捷径,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是为了使自己写作有一个高的起点,所谓“先得其形而后取其神”,只有深八领会了阈读文奉的精神内涵,领略到运用技法的妙处,通过多角度分析,多方向辐射,才可多方面运用。
(1)形式借鉴,即在句式、段落、结构等形式上的模仿。例如《我有一个梦想》结构思路清晰明确,可以依此结构形式写写自己的梦想。
(2)思想借鉴,即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发联想。例如学习了《阿Q正传》,领悟了“精神胜利法”的实质之后可以展开联想,看现在人身上有没有“阿Q精神”,把现代人身上的种种痼疾“移”到阿Q身上,写一篇《阿Q新传》赋予其新的内客和意义。
(3)技法借鉴,即把范文中表现形式和技巧最突出和最精到的一两点融到自己的文章,为自己的文章增色。“套中人”别里科夫形象是夸张变形的,作者意在借形象表达思想,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就可以“嫁接”到生活中的一些人身上,借以传达你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
(4)语言借鍪,即把成语、俗语、古诗句等储备起采以备写作的不时之需。比如有的同学在周记中化用了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来描述自己的学习状态:“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可谓点石成金,给自己的文章增添了亮点。当然,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多读乃借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是写作应时刻守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仓库”。把阅读作为作文的基础,把作文作为阅读的延伸,在阅读中领-陪写法,在作文中运用方法,如此,则不再视写作为畏途,不会把写作当苦役,语文学习亦不再是劳而无功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