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轮流日记中的美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学期,我在班级里进行了让孩子们轮流写作文的尝试,颇有感受。我买了六本封皮挺漂亮的日记本,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天出一个作文题目,每天有六个同学轮到写作文,第二天又将本子由老师传给另外的六个同学,一轮比赛下来看看哪组的同学得分最高,五角星最多,笑脸最多,好词好句最多,本子最整洁……几轮下来,日记本变“厚”了,变得有许多内容,变成了一本本“宝贝”。
  一、多样的、多彩的作文命题
  “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天是一首浪漫的詩,春天是一曲曼妙的歌,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小孩欢快的笑靥是春天中最红的花朵。春天,有许多话题,也就有许多作文题。我们的轮流日记也是从春天开始的。
  三月,是风筝的季节;三月,也是孩子们的季节。当孩子用手中的线放飞风筝的时候,也放飞了希望与梦想,公园里的笑声从此漫天飞翔……这是一个很适合在这样的季节给孩子们写的话题,写下文字的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放飞了心情。于是,一篇篇《风筝》便诞生了。
  茶花不仅是金华的市花,而且也是金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张国际名片,深受婺城市民的喜爱。于是,周末家长特意带着孩子去《赏茶花》了。
  我校是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足球联赛”。这期间,同学们常常谈足球,看足球,班上的队员上场了,特别的激动,《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开始了。
  ……
  每天,或隔三差五的,捕捉一个可说可写的话题,送给孩子,真的很有滋味。
  二、多种的、多渠道的交流
  (1)轮流日记是孩子与父母间的“一座桥”。让家长写评语,这是一次孩子和家长之间笔墨的交流机会。孩子的习作成了交流的凭借。一次,何宇畅同学写了《盼望》后,家长在评语中写道:“第一次看到孩子这么用心的写文章,那是因为这是为集体写的文章。由此可见集体荣誉感在他的心中的分量,我为他高兴!文章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孩子懂得童真童趣,流露出孩子的希望以及他心中美好的梦,愧疚的是作为家长,在成长中忽略了他的感受,他渴望自由,渴望与人交流……”一篇文章让一个孩子与家长的距离拉近了,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妈妈看到了孩子的心。我读了,很感动。如果不是要家长写评语,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懂孩子的心啊。
  (2)轮流日记给家长与老师的交流提供了方便。赵沛元家长有一次在评语中表达了他的困惑。我在文后留了“注重孩子的参与体验”之类的评语。我想也让其他的家长看到我和赵沛元家长的交流之后想到些什么。这种交流是有效的。在不久的一次《踏花归来》的习作中,有位家长谈道:“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赏花的好季节。可是城里的孩子接触山花、野花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可写的内容就不够丰富,语言也显得贫乏而不生动。”说明家长们渐渐的都意识到,“亲身体验”是孩子习作的情感基础,这对孩子今后的习作发展是很有利的。我很庆幸,“轮流日记”已经把老师的“理念”在无声地传递着了,“轮流日记”也能成为家校交流的平台了。
  (3)轮流日记是孩子和孩子之间学习的依托。能够提供孩子们阅读的优秀习作很多,但是这当中,同伴的习作却是最适宜学习的。殊不知,虽然天天与同伴在一起,可是能够好好地读到同伴的习作的机会并不多。有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特别优秀的习作打印起来,作为礼物分发给同伴,孩子们是很乐意的。每当此时,我都能看到小作者的自信和快乐,也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和愿望。这就给同学们创造了表现自我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因此,孩子们在写轮流日记的时候都特别认真,也因此写出了很多的优秀习作,一个良性循环由此造就了。轮流日记成了孩子们相互学习的最好的依托。
  (4)轮流日记是家长互相学习的平台。轮到自己的孩子写轮流日记,家长们也是作为一件特别的事情来做,很用心。于是大家都会读一读其他孩子写的作文,读一读其他家长的评语。在读的过程中,家长们肯定会有很多感受,会受到很多启发,同时也会学到很多。
  有了“轮流日记”这个平台的交流,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生活体验了,也越来越重视与孩子一起读书了。那天,赵沛元的家长,为了能和大家一起去看桃花,丢下手头的工作,身体还带着感冒,驱车来到了源东桃山,特别让我感动。
  三、多样的、多角度的作文评价
  在“轮流日记”上写的“评语”是对习作的评价,也是对孩子的评价,也有其他的情感表达。“评语”有家长写的,也有我写的,有时也有孩子们写的。
  比如,郑睿同学写完《春风》一文后,妈妈在文后留下了这样的评语:“柔柔的春色在孩子的眼中绽放,稚嫩的文字在孩子笔下铺展。欣喜言于我心。只想说,继续用眼观察,用心体会,展开想象,在作文的海洋翱翔。”短短几句话,一个妈妈看到孩子习作后内心的欣喜跃然纸上,不管孩子的习作写得如何,得到妈妈的肯定和正面引导就已经成功了。于是我在后面补上一句:“春风美,春天美,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笑脸!” “只想说,继续用眼观察,用心体会,展开想象,在作文的海洋翱翔。”这是对习作的指导。“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呈现了春的温柔和魅力。”这是对习作形式的肯定。老师的话是对孩子习作的激励。出自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文,对孩子今后的写作信心、写作兴趣、写作方法都有了引导,我觉得这样的评价是可取的。
  多样的、多角度的作文评价,都是为了激起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有写作的成功感,让孩子产生下一次习作的期待。
  四、越来越希望轮到的兴致——别样的收获
  比赛固然能带给孩子兴致,可真正能鼓动孩子的是他得到肯定的评语;兴趣固然是最好的老师,可真能带给孩子启迪的是那一句句具有引导性的评语。成功的感觉固然能增强自信,可遗憾的感觉也能让孩子产生期待。
  (1)鼓励性的评语,肯定学生作文长处,指出努力的方向。
  (2)期待性的评语,指出学生的潜力,点明未来的发展目标。
  (3)朋友式的评语,能与学生娓娓而谈,如面对面般亲切对话。
  (4)体会式的的评语,不居高临下地评价好坏,而是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
  (5)引导性的评语,委婉含蓄的,指出问题,也能发现优点。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轮流日记”中习作评语成了学生习作的动力。亲切的评语,真诚的态度,体现着激励性和指导性,传达着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信任之情,以激发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内驱力。孩子们越来越希望先轮到自己写“轮流日记”了,每次“今天谁先写?”的问题一抛出,举起的手都迟迟不肯放下,写“轮流日记”成了一种孩子们的一种期待,真是别样的收获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