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专业+特长”模块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专业+特长”模块;内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5-0030-02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中职体育“专业+特长”模块教学研究》自2017年4月申报,2017年7月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小组确立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 GS[2017]GHB3331。课题组共有负责人1名,成员7名,均是我校正式在编教师,参与课题教师也都曾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教研、教改意识。课题自开题以来,依托学校资源,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实践和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卓有成效。
二、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模块教学在各高校、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发展,模块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将有利推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兴趣、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因此,基于我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和前辈研究经验,本课题紧紧围绕体育课程的相关教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中职体育“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模块的项目,得出有效实施策略。
2.对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兴趣、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摸底、测试和评估。
3.分析对比实施前后学生专业成长、运动技能掌握状况之差异,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模块教学模式。
4.构建中职“专业+特长”模块教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通过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所学专业,找到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体育项目模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顺利参加工作多一分竞争条件。
4.教师教研意识增强,课堂效率提高,形成行之有效的策略及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推广。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中职体育“专业+特长”模块教学,其意义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将学生需要、兴趣、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专业成长的运动项目进行模块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教学结构和环境,使学生用合理的运动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体能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思路、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本校课题组成员所带的20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研究对象的体育兴趣、体育成绩、上课态度、课堂效果等方面和非课题研究对象班级作比较,并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得出课题研究的发展思路和价值。
(二)研究思路
研究分析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该专业成长的体育模块,实施模块教学,逐渐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比实施前后学生专业成长情况和特长、兴趣等情况,得出其实施的有效性,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得到总结和推广。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课题的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开展的效果看法,并征求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2.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通过网络、报刊、图书等途径收集资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素材。
3.行动研究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探索,研究“专业+特长”教学的实施策略及方法,不断研究改进,提高效率。
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和研究,对课题开展的每一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及时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失。
五、课题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课题组规范了课题管理,并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思路,并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模式与方法。
(一)模块内容选取
1.技能练习与体能训练相结合
练习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所以在训练学生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注入体能项目训练。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单一的体能训练所带来的缺陷。
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利用理论课解决在实践中不能系统解决的问题,同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困惑,用理论更进一步地指导实践。
3.主选与辅选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为了促进学生所学专业的成长,我们坚持主选一个项目,辅选2~3个项目,使学生既能扎实地掌握一项技术,又能多了解和基本掌握辅选项目。
(二)课堂“专业+特长”分组模块方式
经过对学生选项模块的意愿和上课兴趣状况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喜欢“专业+特长”模块教学,而且选项多以球类为主。经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讨论,我校体育课选取篮球、排球、足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作为主选运动项目,具体视班级性别构成及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模块选项,一个班级选项不超过三个模块。 1.按学习兴趣、爱好分组
课题的核心概念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体育模块,在选择方式上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前提,按照班级性专业特点、性别结构、体能状况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块选项。如护理专业和学前教育几乎都是女生班级,汽修、电工、机电专业大都是男生班级,这样的班级按照学生意愿分成2~3个模块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练习效果较好。
2.按性别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模块
男女生比例大体相当的班级根据专业特点分男女两个模块进行教学较为妥当,如男生组练习篮球或者足球,女生组练习健美操或者羽毛球等。
3.按身体素质分组
我校班级构成比较复杂,既有中职班级,也有高中班级,高中班级中的体育生分布在音乐和美术班级中,由于他们和其他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所以单独将他们分成一组进行练习,可避免“吃不消”和“吃不饱”的情况发生。
(三)上课形式
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模块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也带来了难题,如何有效组织课堂,分而不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交流,课堂模式逐步完善,学生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进步。
(四)教学策略
如何创建高效课堂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力争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组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初步构建了选项模块分组教学体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精神、竞争意识得到培养。
1.“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
课堂中教师根据练习情况,将不同技术层次、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对应的训练,既能 “吃得饱”,还能“吃得好”。
2.“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下师徒制教学
针对部分教学模块,如足球颠球、排球自垫球、篮球双手原地传球等项目,个别学生很快就能领会,而部分学生就不行,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纠正,将悟性较差的学生和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搭档成一组,结对帮扶,效果远胜于教师逐个指导。
3.“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学习
在模块教学中任务驱动是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要使学生得到较好的练习效果,而且有较好课堂纪律,教师必须给模块学生分配练习任务,有方法、有目的、有评价措施,这样学生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有错必纠。通过课题的逐步深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最合理、最有效的。
4.“专业+特长”模块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一些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中,将同模块的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安排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按教师分配的练习任务去练习,并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这种方法既锻炼了体育骨干,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
本课题实施以来,我们把学习的模块重点放在球类上,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也由单一的体能测试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态度、体能测试、模块专项成绩都纳入考评,这样有制度的约束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机制逐步合理化、科学化。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逐步形成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参与体育意识的调查分析,学生由被动锻炼逐步转向主动锻炼,终身体育意识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在学生大脑中。
(二)形成适合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渐增强
随着课题的开展,学生的主动性、体育兴趣、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逐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显著提升,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由最初的不知所措转变为从容应对,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三)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素质
通过研究促进了课题组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课题组成员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提高的过程,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各成员积极参与教研,将平时积累下来的经验形成理论性文章并发表。一年多的时间内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课题组成员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四)解决了教学器材紧缺的问题
以往每节体育课中因班级多而器材不足等问题,费时费力。本课题实施后,体育组大胆实践,将器材(主要是球类)配发给每位教师,学期初配发,学期终验收归还。这样实施后既节省了时间,又解决了器材不足的问题,配发的器材又得到了应有的爱护。
(五)群策群力,编写校本教材
在课题组成员的带领下,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编写《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还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由于资金和地域的局限性,课题研究仅限于本校进行,不能和兄弟学校实地交流与探索,使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支撑还略显单薄。
参考文献:
[1]曾一陽.论终身体育意识及其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6).
[2]董锦超.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