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教学 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特殊且重要的。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弹性大,由于美术科目自身特点,人对于美的感知和表达没有唯一标准,美术课也不像其他科目一样可以列出条条框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其次是教学时限长,小学六年都设有美术课,而且与初高中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基本能够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三是学生个性差异大,受遗传和后天成长过程影响,有的学生天生敏感,有的学生则正好相反,有的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学习变化较快,有的则慢。面对庞杂的美术门类(美术被认为是视觉艺术的统称)不同学生对美术下属门类的喜好和反应也不同,年龄段认知和表现能力变化大,大部分学生会在三四年级出现认知和表现能力上明显的变化。其重要性在于影响长远。对多数人来讲后期受升学压力、工作生活等影响,小学阶段所保持的美术表现能力可以保持一生变化不大,认知能力则因人而异。
在实际教学过程和社会观察中笔者得出上述观点,据此总结出下面一些教学思路,以保证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合理高效開展,更好地启发学生对美的认知和表现能力。
一、跨学科
传统美术教学往往只盯着自己的科目,就美术讲美术,结果学生容易对不同科目(学科)之间形成割裂的认知。实际上,教师可以跨越学科鸿沟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环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从小用联系和全面的观念来思考,让学生脑洞大开。
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传说有一次他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大小不同的五个铁锤打击铁砧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很有节奏,像是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他不觉停住了脚步,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些铁锤,并让人称了一下,它们的重量符合一定的比例:6∶12=1∶2,6∶9=2∶3,6∶8和
9∶12=3∶4。毕达哥拉斯心中豁然开朗,匆匆回家做了一些实验。他发现弦长成一定比例时能发出和谐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认为这种和谐就是美。
简短的故事阐述了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数学产生美同样适用于美术,典型的就是美术构图,“井字构图”是传统中国画经典构图法则,在摄影中也被称为“三分法”。与之类似的“黄金分割比”也同样应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
一段铁匠的敲打声引起一位数学家的积极思考,在这个情境下数学与音乐、美术联系了起来,至此,科目(学科)之间的桥梁有了,教师便可以尽己所能设计课程。当然,这也有赖于教师本人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实际上美术课程也是不能单独完成的,必然会涉及其他科目(学科),在美术表现对象上要涉及植物动物以及地貌矿物,面对花草便会遇到木本和草本的问题、轮生对生互生的问题;遇着碑林会有讲不完的文学、历史和书法知识。
二、离课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网络名言用在美术课再适合不过了。受限于教师认知、教学积极性等原因,有的美术课往往只开设或多开设纸面绘画,限制了学生的认知面和表达空间。优秀的美术课程不应把学生感知美的体验拴在课桌甚者是平面的纸张上,纸张和课桌外面的世界很大!
目前美术课本的编排不仅只有绘画,不仅局限在课桌,课堂绘画只是造型·表现课业中的一个小项目,其中还有版画、综合材料绘画、泥塑等其他项目。除了造型·表现课业还有设计·应用、赏析·评述、综合·探索3个课业,几乎涉及眼睛能见的方方面面。不同的美术项目会以不同感官刺激学生、拓宽学生认知、活跃学生思维、感染学生美术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传统教室内上课,除了画画以外,泥塑陶艺、折纸、剪纸、衍纸、贴纸、纤维艺术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教室外的美术课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以参观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建筑外形的设计文化理念,博物馆外围的园林设计,绘画展览,陈设器物美观与使用价值,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能成为教学的内容。小小的玉器、不同的钱币、青铜、陶瓷、皮影、壁画等等每次每处都可观可讲,而且博物馆新鲜的多媒体视听和互动可操作设备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兴趣,课堂由此变为视觉、听觉、触觉综合感官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能感知、能操作互动、能记忆、能创造。
以校园写生为例。植物、场景、建筑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感知和表达的对象,四季植物变化、早晚天空建筑、花草树木、昆虫鸟类、手绘校园地图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假期为例。可以让外出的学生记录图文游记、手绘景区地图、绘制风光建筑、写生植物制作标本记录假期时光。
在生活中美术课空间也很大。节日贺卡制作、家庭装饰画软装制作、家庭空间与色彩的归纳和布置、帆布鞋帆布包绘制、T恤绘制、礼盒纸袋制作、插花等可以将美术应用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还可以结合其他活动开展创意美术,比如在校内外办展览(绘画、书法、纸艺、陶艺)、创作绘本日记或者将其他科目转化为绘本或者为其制作插图、设计服装,搞服装秀或者舞台剧、室内外粉笔绘画、操场摆拍造型、教师节或者传统节日装饰布置、校园墙绘,每个活动组织学生自己策划,独立或团队执行操作以提高学生参与度。
如此多场合多形式多门类的教学,既适应了小学生年龄段特征,而且还能大大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思维。
三、低龄不教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这句话重点不在儿童对美术的认知,也没有正确认识和概括出儿童对美术的认知状况,苏轼这个观点对后人的启迪在于:不能以像不像作为评判绘画作品优劣的标准。教师和家长作为观众和教育者,往往“以形似”或者“自以为标准”论画,忽视低龄儿童认知表达的阶段性特征,否定低龄儿童绘画成果,抹杀其个性、天性。
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美术天赋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三四年级以下一般儿童多不具备“像”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这是低龄儿童典型特征,低龄儿童那种“乱画”“不像”在艺术家看来却是极其珍贵和高明的。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学生的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对工具的驾驭能力才会逐步见长,美术作品自然会变得成熟和“像”。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对美术认知和表现会在三四年级存在天生稚嫩到初步成熟这样一个转变,稚嫩这种宝贵的天赋也有少部分人将伴其一生。对于始终“不像”也不能硬性要求学生,抹杀个体特性,对每个人都要求“画像”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艺术规律。所以对于一二年级或者三四年级学生来说,美术教育以鼓励、引导和体验为主,不建议让学生刻意模仿教师或书本、不以“像和不像”来衡量要求学生。
有人会质疑,你是教师你不教,把孩子送你这里做什么?现代教学理念主张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独立人格和创造力,教师的目的是带领学生感知美、表达美,需要尊重学生对美术感知和表达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一味按教师和家长的思维灌输学生,让学生过早模仿教师,其结果可能是封堵、抹杀了学生较好的与生俱来的天赋、个性。随着年龄增长,三四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模仿能力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模仿能力会明显变强,这个时候才可以尝试让学生多模仿教师。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分别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形式多感官角度来丰富学生感知美术的体验过程,激发学生表现欲望;要跨越科目(学科)、从全面综合角度、较高的高度,长远地对待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美术修养的学生,还要立足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