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如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各级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以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以及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气象科学知识,将其应用到实践过程,从而减轻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其在灾害性天气面前,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揭阳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积极探讨如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问题,以此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推动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1.公共气象服务主要内容
  公共气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科技服务;传播媒介有短信、广播、电话、传真、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网络等;主要工作是向防灾减灾部门提供气象服务,农业农村气象、气候变化气象、城市气象等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专业气象服务以及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等。
  多年来,市气象局高度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落实,严明工作纪律,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现行公共气象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2.1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率、及时性和覆盖率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增暖,气候异常现象频发,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出现频繁,给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如:冰雹、龙卷风、强降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常有发生,其特点具备突发性、复杂性以及难以预测性,像这些小范围出现的冰雹、龙卷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另外,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随着增加,例如:某某地方什么时候会下雨?雨量大不大?降雨时间有多长?什么时候雨会停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只有做好气象预报服务信息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才能更好的指导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最大努力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对于公共气象服务来说尤为关键。在现行的公共气象预警体系下,部分地区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仍存在畅通性不够和覆盖面不到位等问题,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和农村较为密集的住宅小区,由于手机信号较弱或无信号等原因,仍有气象信息传播空白区域存在,这导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未能第一时间传送至每个村民手中;假如:气象监测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为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大众所掌握,那么,即使再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也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2.2公共气象服务专业人才队伍较为欠缺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以及标准逐渐提升,气象部门在安排气象工作任务、人员配备以及配套气象设施的过程中,需依据气象部门的工作量以及模式进行,此类现象容易造成气象部门的工作量加重、资金欠缺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在基层公服部门,因为工作环境、人员编制、经费等各个方面原因,致使人员紧缺、身兼多岗等工作模式普遍存在,这不利于把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做得更精、更细,况且,创新型人才相对紧缺,综合上述问题,这给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带来了不少棘手问题。
  3.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对策
  3.1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和信息发布手段多样化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气象领域,智能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产品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给大家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作为气象部门也要顺应时代、乘势而起,这对于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率和覆盖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加大对基层气象部门的人力、技术以及资金等各类资源的支持,建设更多的气象监测站点,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加强气象科技的研究,促使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逐步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精细化网格监测产品等推广应用,并做好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估,结合地方气象业务开展情况和气候实际,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注重气象预报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开发,确保气象预报向各种观测资料的客观定量分析方面进行发展,不断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另外,还需加强与通信部门的沟通合作,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方式快速传播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目前,揭阳气象局已利用揭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规模的优势,与揭阳移动在气象大数据防灾领域深度捆绑、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双方合作领域涉及到气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气象信息化应用建设、“互联网+气象”产品应用、气象服务数据传输和视频监控、气象科普宣传和建立健全灾害防御应急体系等方面。通过双方合作为揭阳市群众提供了个性化、智慧化、精细化、数字化的气象服务。今后,揭阳气象局和移动公司还将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得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促进气象管理、气象服务等优化升级,为地方政府以及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
  3.2加大力度对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当前公共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以及气象服务人才需要,应加强对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第一,加强数值预报、探测、公共服务、防灾减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第二,积极构建与气象专业教育和科研机构的衔接体系,鼓励气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合作,这便于吸收更多的高素质、高学历、懂技术、精业务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气象公共气象服务队伍中来,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并保障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兴元.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以四川宜宾为例[J].农业气象,2014,31(12).
  [2]白秀芳.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 农技服务,2017,34(17):128.
  [3]丁建武.新形势下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思考[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
  作者简介:陈浩坚(1986-),男,汉族,广东省揭阳人,本科学历,气象防雷工程师,主要从事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雷电防护等工作。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气象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