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微课技术手段,点亮信息技术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微课已经成为近两年来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小学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以微课组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利用微课的精悍性、集中性、灵活性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与个性化发展,为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优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准备。本文将从以微课优化预习效果、以微课补充教学难点、以微课组织课后复习三个角度分析小学信息技术应如何利用微课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微课教学  整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26-01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微课有着本课程天然的教学优势。首先,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作為技术载体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呈现,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便是以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可以满足微课教学的技术要求。其次,微课教学通常是由任课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任务设计微课程资源的,需要小学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就拿这一点来说,没有哪位教师可以比得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了。正是因为微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有紧密联系,而且微课还能有效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更应该借助微课组织专业教学,促进小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以微课优化预习效果
  预习是训练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活动,但是针对小学生自学能力不足、学习自觉性与自制力较差等现实问题,只靠教师鞭策与监督是远远不能保证预习效果的。但是,预习又是小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构与学习经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基本行为,是课堂探究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必须将提升小学生的预习能力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对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以微课优化小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新知结构与难度分配,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就如在“文本特效”一课教学中,笔者便以本课知识制作了微视频,介绍了在文本工具中输入文字、改变字体颜色与大小、将文本转化为图形、用混色器设置填充色与比出色、以任意变形工具操作矢量图形等操作技术。由于本课知识点众多,所以笔者所录制的微视频时长为15分钟,详细介绍了设置文本属性,用分离命令将文本转化为矢量图,用混色器与任意变形工具与墨水瓶工具制作静态文本特效等重点操作技术,并以红色字幕突出了每一个信息工具的注意事项与应用效果。待视频录制结束之后,笔者将其上传到本班QQ群群文件中,便于小学生在空闲时间下载观看,汇总自己的知识难题。如此一来,小学生便可在课前主动预习新知,确定课堂探究方向。在“文本特效”一课中,本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分享了自己的预习心得与预习难题,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用分离命令将文本转化为矢量图,用混色器与任意变形工具与墨水瓶工具制作静态文本特效这几个信息技术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笔者便将这几个知识点作为课堂重点与难点,并为此制定了教学计划。
  二、以微课补充教学难点
  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探究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经验不足是客观事实,会在课堂探究中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对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学会以微课补充教学难点与重点,丰富教材内容,为小学生提供详实的学习资料,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效率。但是,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要坚持适度原则,因为过度使用微课资源将会挤占小学生的探究时间,使小学生重新陷入被动接受的不良局面。
  就如在“动作补间动画”一课教学中,笔者便发现本班学生在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以及区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知识点上出现了一些学习疑问。对此,笔者专门从信息技术论坛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区别的动作演示资料与视频解说,在学生出现知识混淆时呈现了这些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这些材料从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要点、动画制作效果、现代动画对这两种动画技术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还以小学生熟知的动画片画面进行了视频解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区分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学习认识。然后,在信息技术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制作首尾两关键帧的场景画面时依然存在一些操作障碍,所以笔者还重新展示了形状补间动画的技术操作要点,唤起了小学生的知识记忆,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以微课组织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小学生查漏补缺的基本活动,只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教师也不对此做出具体要求。但是,良好的复习行为是小学生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需要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善个人学习计划。由此,便需教师及时利用微课组织课后复习,为小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做好准备。
  就如在“发微博”一课教学中,笔者介绍了微博的起源、应用与发展,详细介绍了申请微博账号、在微博上发送日志等基本信息技术操作流程。本班有一部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便常常使用微博浏览新闻、记录自己的现实生活,所以对这些信息技术操作规范了解甚深,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从未用过微博,还需在课后主动练习相关信息技术。对此,笔者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分享了本课课件,希望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复习相关内容。比如,如果没有在课堂上学会在微博中发表微博日志的学生,则可选择“微博日志发表”的相关内容进行二次学习;如果想要评价其他人的微博,则可复习关于“微博日志的评论”这个信息操作技术的介绍;如果小学生需要申请微博账号,则可选择“微博的申请”这个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等等。当然,笔者还为小学生推荐了一些与微博使用有关的网络资料,希望信息素养较高的小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实现拓展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重新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以微课确保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中的积极作用,促使小学生的整体进步与异步成长,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畅.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重要性[J].新课程(上),2018(06):112.
  [2]李姗姗.“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08):39-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