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作业中的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尤为重要。那么当有限的课堂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我们课后应如何借助何种辅助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呢?本文将谈谈如何用微课来设计英语作业,让学生乐意去学去做。
【关键词】英语微课 作业 语言技能
【中图分类号】G434;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08-02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尤为重要。由于小学英语课时有限,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想要在有限的課堂全面训练所有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实施起来并不易,只能靠课后零碎的时间布置作业让学生去练习、巩固。然而,往往单调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难度较高的作业也会让学生失去信心。而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网络平台的一些游戏、软件学习等,因此,在小学英语作业中适当渗透微课给学生去完成,效果会更好。那么,当给学生发布这样的作业时,如何设计我们的英语微课呢?以下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听:设计听力训练的微课作业
在设计以听力训练为主的英语微课时,微课不仅是作为引导者的老师,也是一部好看的MP4。我们要利用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也许在课堂上有的孩子不敢大胆表现,而在家单独面对“微课”这个朋友学习时,他就不会拘束。如设计三年级英语学习人体部位(body parts),可结合TPR教法设计于微课听力作业中,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幅人物身体图,然后播放录音引导学生听指令做动作:Touch your ears./Touch your head…等。每播放一个指令,延迟几秒钟,当学生做完指令,微课就会展示动画效果,也能做出相应的指令,学生便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听明白、做得对。
二、说:设计口语交流、汇话的微课作业
作为口语交际,微课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既是演讲者,也是倾听者。微课在设计说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说,一起说。在微课设计中首先要创设有效情境:动画、图片、音乐等,然后通过情景条件进行问答、对话交流。如:让学生回家完成一项与不同的朋友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口语交际作业。在微课作业设计中,首先展示一个公共场合的环境:playground,利用声音提醒和动画人物,引导学生见到朋友互相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姓名。此时便会用到以下句型进行交际: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这些都是学生刚学习到的句型,就可以通过微课在完成作业中不知不觉地运用到了。由于城市的孩子放学大都是一个人在家,身边的同学不多,为了能让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设计生动的微课口语作业,为学生解决了一大难题。
三、读:设计阅读理解的微课作业
英语学习到了中高年级阶段,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然而大部分学生当面对着一大堆的英文词句时就会产生畏惧,英语教师们也常常苦恼于如何上好阅读教学课。如果学生能通过课前阅读预习作业、课后阅读拓展作业来自我学习,那么课堂上就会事半功倍。与其布置枯燥地阅读一篇文章,不如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吧。设计时可结合思维导图、统计表、图表分析等的功能,通过“情节”发展图文并茂逐步展现给学生,虽然相似于绘本,但微课阅读设计得好会比绘本更活泼生动,在微课的情境里,学生更乐意去学,并在最后设计几道对应的题目,当学生能透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做起题目就不嫩了。不知不觉,学生们就会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
四、写:设计写句子、写小短文的微课作业
高年级阶段对写的要求提高了,不再只是抄写那么简单,还要会写作:写比较简单的句子或小短文。微课设计要简单化,首先把要写的主题内容展示出来,可以设计动画形式,也可以是图片等。然后直接给学生一个Model,给学生参考或抄写;再把Model的固定句型导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些词语信息、关键词或者图片等,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写作;最后再由学生可根据模板进行自由写作。这也遵循了写作训练的四个阶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抄写、受控写作、有指导性的写作、独立写作。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没及时弄明白,微课在家可以重复多次播放,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就轻松多了。
英语微课的出现,给学生创造了更生动有趣的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在作业中巧妙地渗透运用,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作业效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就是微课的魅力,处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教学环境,我们更要好好利用微课,设计好微课,让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成为教学有效的辅助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赵淑红.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4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