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享区域的组织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主张人与环境的融合,在幼儿园如何把孩子与环境联系最大化?这就是幼儿园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的原因,近年我们通过课程改革导入了一个新概念--共享区域。它突破了原有区域相对独立、单一的局限,实现了不仅是空间环境的共享,更多的是材料、经验、时间及人物的共享,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区域与人的互动。3-6岁学龄前儿童以直接经验为主,所接收的信息应是直观性、互动性,因此共享区域就更显得重要,不仅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而且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实现了空间、环境、人物合理化、适宜化。
  关键词:共享;互动;丰富;平行
  共享区域的活动区不再是局限性和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需要变化,具有了灵活性,这种“以点扩面”根据需要对活动区之间大小与位置进行适时调整,区域活动的空间可以延伸到活动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走廊及室外空间①,细划出更多的小区域。将空间的拓展,有效利用活动室及公共区域场所。我們对平行班之间的区角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区角重复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孩子们总是在一个班级中反复使用这些区域,就会感到乏味。为了激活这些资源,我们通过平行班之间交换材料、场地、组织幼儿串班游戏等办法来实现平行班资源共享。
  一、共享区域空间环境利用最大化
  (一)充分利用有效空间
  传统的幼儿园区域往往局限于五大区,虽然每一区域投放的材料不同,但孩子获得空间比较局限,共享区域不但扩宽了区域空间,细划了材料,共享区域也更具开放些,除了整个年级活动室的细分,也有效利用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更多是指在地域空间上共同拥有,例如公共走廊、室外场所等,强调空间的有效利用,主要表现为不同活动区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拓宽与合理的分散、不同活动区之间在相对独立的同时更是彼此开放、不同活动区之间彼此开放的同时也能方便地接收来自隔壁区域中的信息,便于幼儿能自由的出入,这些决定了共享区域活动必然在多方面实现对传统区域的超越。共享区域突破了原有区域细分的空间局限,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丰富了他们的活动材料,使区域在整体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满足了孩子活动的需要,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获得了相互分享经验的机会。
  (二)共享区域材料的投放
  传统的幼儿园区域往往根据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功能把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等等。虽然每一区域投放的材料不同,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也不同,但孩子们往往会比较局限,局限区域的选择、局限材料的选择,但共享区域则把区域扩宽,打破这些原有的常规,扩大区域的同时将大区域细分出许多的小区域如大班的语言区可以细分为视听区、表演区、文字游戏、阅读区、故事天地、书写吧等根据区域的功能是不同的、投放的材料会更丰富些,孩子们选择更多。在材料的投放中则要根据年龄、能力的不同层次递进,按小中大年龄进行材料投放,幼儿在选择材料时方可根据材料的难易度进行选择。
  材料不仅仅只属一个班级幼儿操作,更多的是同年龄段幼儿的选择,不仅空间上共同拥有,尤其突出的是创设了幼儿与更为广泛的材料进行互动的机会。减少了班与班之间投放材料的重复性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的情况更多,投放的材料面更广、层次更多,适合性更强,真正实现了区域材料由过去单一、分隔到现在的丰富、共享。根据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及发展需要投放适当的材料,使每一个幼儿进入这一区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喜欢操作的材料,幼儿与材料之间拥有了更多的、更有效的互动,走向了更多幼儿间经验的分享。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发,真正实现了经验的共同分享。不同班级幼儿之间接触互动的机会增多,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丰富,也增加了他们相互之间经验学习②。这种彼此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这种区域共享不仅是空间环境的共享,更多的是材料、经验、时间及人物的共享,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区域与人的互动。
  二、共享区域组织形式
  共享区域组织环节则需要平行班老师们的配合,首先是时间上的把握,其次是组织的环节,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形式则可不同,小班在熟悉本班材料以后可以在老师带领下整个班级串班玩,中班幼儿则可分为两组到不同班级玩区,大班幼儿则可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区域。共享区域组织流程包括:做计划-晨谈-新材料介绍-区域自选-小结。
  (一)做计划
  幼儿在吃完早餐后利用餐后时间做计划,选择自己想要去玩的区域想要玩的材料,通过计划板的形式进行表征,利于孩子们规划当天的区域活动,也便于老师更直观的按计划板观察幼儿进区的情况。
  (二)晨谈
  在共享区域中晨谈则显的尤为重要,在整个活动中也只有晨谈时间是大家集中的时间,晨谈活动不宜过长以免占用孩子们的活动时间,老师们则要好好利用这短短的时间,晨谈的顺序是打招呼、值日生播报日期、天气等,接下来是晨谈的主题内容,可选最近班级开展的活动、以班级主题有关的活动、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或者班级存在问题等都可以是晨谈话题,把话题尽可能的抛给孩子,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三)新材料介绍
  接下来是新材料的介绍,可以是幼儿操作不是很熟练或者是新的材料,展现的形式则可多样化,教师讲解示范、图片形式或者步骤图等让幼儿能够大概懂得操作方法或者进行探索。首先介绍材料名称然后介绍玩法最后讨论这份材料应该摆放在那个区域更合适。
  (四)区域自选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地自主选择、自由探索。根据自己想要进的那个区域自主的选择材料,当然这个过程中幼儿是自由选择的,中途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别的区域去,在孩子操作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就是观察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要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自主性、操作情况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不断地协助他们扩展与构建自己的经验,从而不断地引发他们的发展。
  (五)小结
  给幼儿5-8分钟,总结当天在区域过程中的问题,时间可以在小区域里,也可在区域活动后,幼儿可总结今天的玩区情况或者在当中遇到的问题,又或是老师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归。小结环节其实就是总结提升幼儿经验最好的环节。
  在共享区域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交往,材料、经验及区域之间才能互动共享,幼儿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经验是人与环境交往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活动不仅是幼儿的游戏活动,还是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合作、交往和学习的活动。但此时的"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影响、促进、帮助幼儿完成活动的过程。
  注释:
  ①秦元东,王春燕,生态幼儿园区域活动丛书: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