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搭建多位一体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析了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了目前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学科竞赛、学生俱乐部、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多位一体式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该措施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位一体;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文件中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国家战略。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我校多年来积极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了立足第二课堂的多位一体式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1 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分析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才能制定对应的创新能力培养措施。对于这一问题,夏怀成、陶富源等学者分别在文献[1][2]中有过详细论述。借鉴上述成果,并结合笔者实践,我们认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应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人格要素三个方面。知识要素是创新能力所依存的基础。知识要素包含学科基础和学术视野。贝弗里奇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3]技能要素是实现创新的技术支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把创新想法变为现实。技能要素包含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可以理解为专业技能,而学习能力保证了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是创新能力提升的源泉。人格要素可以理解为非智力要素,包含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非智力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创新能力的主导要素。知识要素、技能要素、人格要素是一个系统、统一的整体。需要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搭建综合的平台去培养。
  2 目前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训、缺人格塑造”的问题。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老师的课堂讲授。受专业设置和专业壁垒的限制,学生只能学到关于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是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能获得广阔的背景知识。同时,学生的实践平台主要是各类理论课程对应的课程实验,这种实践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知识向技能的转换缺少必要的桥梁,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在校大学生缺少独立从事综合性实践项目的机会,使得学生很少得到关于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3 搭建多位一體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创新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我校砺剑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立足第二课堂的多位一体式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3.1 利用学科竞赛搭建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桥梁
  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指导航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竞赛等学科竞赛。该类竞赛要求参赛学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前沿知识、过硬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学科竞赛是锻炼学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手段。经过竞赛训练,不单单提高了学生对单一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打破了专业壁垒,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实践表明,经过学科竞赛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3.2 利用俱乐部搭建大众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学科竞赛对参赛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因此学科竞赛的参赛学生毕竟是少数。为了尽可能扩大创新能力培养的受众,在学校机关的支持下,团队组建了砺剑航模俱乐部,积极招收有兴趣的学生加入俱乐部。俱乐部设有完善的组织结构,骨干均有学生担任,活动的开展也有学生负责策划、方案制定和实施。老师在俱乐部每一次的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骨干会议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完善的俱乐部运行机制保障了大众化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
  3.3 利用大型实践教学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在学生走出校门前,为了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我校给学生提供了大型实践性教学活动。本研究团队立足实践性教学机会,把把教学对象向低年级扩展,以高年级学生为骨干,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力,让学生自己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经过实践性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检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健全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人格要素。
  4 结论
  本研究成果自提出方案起,经历了7批次近500名学生的检验。跟踪调查表明,从本团队毕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一些毕业2至3年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成长迅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夏怀成.创新能力构成元素及创新教育的薄弱要素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1(2):10-13.
  [2]陶富源.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与创新人才造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7(45):445-450.
  [3]威廉·伊恩· 比德莫尔·贝弗里奇.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7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