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施教,让英语课堂高质高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性阶段,对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英语教师要积极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与灵活性,让小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较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技能,促进其英语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巩固。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就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也得到了很大的体现,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但我们仍然要清晰的认识到英语课堂的教学并非完美无缺,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以问题为引,全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
一、教学分层化,让针对性更强
不同的小学生在对英语的理解和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英语教师要积极的重视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并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全面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英语课堂饱含教师人性化的关怀。
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feel?》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其一,英语教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等等,为开展分层化教学打好基础。其二,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如下内容:①掌握chase、mice、bad、hurt的单词意识和发音;②能用be+表示情绪的形容词询问他人的情绪;③理解教材中的对话等等,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为其设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以不断拓展他们的英语学习思维和学习视野,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让有层次区分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课堂更好的开展学习。其三,教师给予每个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让学生较好的将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源动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让课堂饱含英语教师人性化的关怀。
二、教法多样化,让趣味性更强
教学方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积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小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活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更为高效的学习英语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What does he do?》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施教学。其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體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个对话的情境,如教师播放一段直升机的声音,并问:What does he do?引导学生进行回答,让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二,教师可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出该节课的教学任务,如①能够听说读写fisherman、coach、scientist、pilot等单词;②会应用Where does she work? She works at a university该句型询问他人工作情况;③掌握教材中四种职业的英语名称等,让学生对该节课需要学习的任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明确的任务指引下,走进对《What does he do?》模块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三,教师可借助形象而又具体的微课视频对以上的教学任务进行一一细致化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极富渲染力的讲解中全面加深对《What does he do?》模块内容的印象,促进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复习灵活化,让实效性更强
复习环节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复习效果可以让小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回顾和认知,教师要积极提升对课后复习的重视程度,并借助微课视频全面提升复习的灵活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What does he do?》模块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复习。其一,教师可以将该节课的有关词汇、短语、重要句型、对话案例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分模块的微课视频,在复习的时候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在课堂有选择的灵活播放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和灵活性。其二,教师可以将以上的众多微课复习内容分类放置到共有的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英语课堂的学习情况,自由的下载所需要的的微课复习内容,让学生在灵活性、有针对性的复习中加深对《What does he do?》模块内容的再理解与再认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全面认识到英语学科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积极就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法、灵活化的复习,全面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升创造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桐纭.试论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82+84.
[2] 付玫.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2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