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做主体,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由“教学者”转向“导学者”,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丰富有趣、饱满和多元。
  关键词: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但长久以来,我们大部分数学课堂的教学只注重于成绩的提高,认为老师多讲、学生多练,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生在同一班级,由同一位教师引导学习相同的教材,但结果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个性发展也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天赋的不同、生长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等等。但我认为导致这种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样。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意识已是每位小学教师终生要学习的课题。下面就“在课堂该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内环境,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一节课的开始,从环境角度讲,受着两种影响。一种是外环境,另一种是内环境。内环境包括两种因素:一是情感因素,二是知识因素。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准备到位了,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来,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因为,只有亲密的、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才是“教育”真正展开的基础。师生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课堂就不可能弥漫民主、平等、自由的风气,教学很有可能只是训练而已。
  (一)情緒安全感
  如果说,老师一上课就先“算旧账”,以批评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使学生一上课就有一种惧怕心理,那情感的准备就绝对不到位,是一种教学氛围的自我破坏。美国年度教师雷夫曾说,在他的第56号教室里,真正的秘密不是因为有了什么,而是因为“没有害怕”。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保持沉默,担心自己一旦说错会受到教师或同学们的嘲笑。为此,教师要以身示范,给出“敢想就敢说”的课堂规则。比如张宏伟老师常常在他的数学课上给孩子送三句话:“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说八道,将来你才可能能说会道;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思乱想,将来你才可能有奇思妙想;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作非为,将来你才可能有所作为。”就凭着这么有力量的三句话,学生才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把犯错的过程当成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安全、安定、安心”的课堂文化,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建立“安全”的语言环境
  学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下,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相互尊重,每一个学生都被认可。学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而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是营造“安全”语言环境的催化剂。课堂上老师的激励语言,不仅是课堂组织的需要,也是学生被认可的需要。我现在上课对孩子的评价性语言,尽量做到具体不重复,“你发现的这一点,老师都没发现,你是老师的老师。”“你是第一次主动站起来发言的女生,我们给她点掌声。”“欣赏别人的同学一定会受到别人的欣赏。”用这些真诚有力量的语言代替我以前只会说“你真棒”的乏味和无力感。
  课堂上老师及时鼓励的语言,是对发言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得到了尊重,那“安全”的语言环境就形成了。在这个环境下,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了认可,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让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让学生先说话,促进活动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数学学习又是一种学生的主动建构,每一个新的建构,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得以完成。“学生先说话”的前提是“学生有话可说”。我们班的学生每次上新课前都会在家自主完成一张预习单,我鼓励学生调查、体验、自学,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不能纯粹地从零开始,任何一次新的建构,学生都肯定具备相应的基础。设计预习单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能言之有物、提前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才会有课堂的碰撞和共生。让学生先说话,既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认可程度决定如何来“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建构。学生“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参与、一种思考和一种积极求知的状态。“主动参与”也就有了基础和可能。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我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创设的情境是:“把5个乒乓球倒进2个塑料管里(我将盒子一边搭在管子上,作将要倾倒状),猜猜每个塑料管内可能会倒进几个?”在学生激情的猜测中,我把球倒进了管子里,球分别从两根管子里滚出……就这样我试了好几次,都是分别掉进两根管子里,于是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画一画,试一试,再四人为一组进行交流,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同结果。在发言小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展示的结果是“5可以分成1和4、4和1、2和3、3和2”,就在这时,有一位小姑娘站起来一脸迷惑的说:“老师,5也可以分成5和0或者0和5。”我一脸惊喜地问道:“你是怎么想的?”“有可能5个球全都掉到一根管子里,另一根管子不就没有吗?”听完她的回答,好多孩子发出了:“奥,对啊,有这种可能。”原本数学教材里并未提及“5可以分成5和0”的知识点,我还打算在课上引导学生讨论“5到底在什么情况可以分成5和0”,没想到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这就是孩子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以前一年级孩子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总是分不清楚圆和球的概念。所以今年在上一年级的课时,在孩子预习的情况下,我问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圆?”学生列举出大量的圆,果然不出所料,有些孩子误认为球也是圆。此时学生认识上的误区,正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去“导”,才能体现教学的高效。我随即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球,与学生们列举的正确例子作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和交流,学生发现,球不是圆,圆是一种平面图形,而球是立体图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我将球一分为二,学生一看到横截面,兴奋地喊道:“中间的那个图形是个圆。”虽然学生还没有学习“圆的认识”,但通过我的引导,孩子有话可说,真正的理解了“圆和球为什么不一样”这个难点,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上述两个实例,足以说明,小学生有自己的发现并能说出来,实际上就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也培养了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   三、注重思维过程,培养主体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学生以后学习更抽象数学知识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要注重思维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在这些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充分的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创新作用。
  数学知识有个特点,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求得答案的过程却不尽相同。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一条横幅上面写着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就是提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整个教学环节,放手鼓励学生勇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步骤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亲自走完由不懂到懂的全过程,对一些数学思维和方法才会理解的更为深刻,记忆长久。在我教学连加计算时,先给出下面的一幅情境图,让孩子仔细观察并自编应用题(我并未给孩子限定一定要用加法计算)。过程是这样的:学生1:“有5只小鸡吃米粒,后来又2只小鸡跑过来了,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吃米粒?”我问:“怎么解答?”学生2:“用加法计算,5+2=7(只)”我问:“这里的5、+、2和7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描述完后,我又追问:“你们能否根据这幅图编一道用减法解决的应用题?此时有一个学生回答:“7-2=5”。我笑着摇了摇头。我笑着提醒:我说编一道用减法解决的应用题,不是看图写一个算式。这时,一个学生恍然大悟,急著说道:我会了,一共有7只小鸡在吃米,后来两只吃饱了,跑去玩了,还剩下几只小鸡在吃米?我问道:你们觉得编的怎样?
  学生1:对的,用7-2=5(只)学生2:那两只鸡不是跑走的啊,是跑来吃米的。
  我说道:“故事似乎和图画不大一致。那,有没有能编个和图一致、又用减法做的故事啊?”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
  接下来我选了1个女生和我表演后面的2只小鸡,我跟她小声商量后,开始了表演:我们俩跑得很吃力,一边挥着小翅膀,一边用有趣的声音喊道:“哎呀呀,你们前面的5只等等我们,慢点吃,给我俩留。”孩子看的捧腹大笑,可就在这时有一部分孩子大声喊道:“老师,我看明白了,我知道了……”学生是这样说的:“一共7只小鸡来吃米,5只很快跑到小明那里吃了起来,还有几只小鸡没有跑到?”“该怎么解答呢?”学生:“用减法7-5=2(只)”。我又追问:“如果用7-2=5(只)解答,又应该怎么编写呢?”有学生立刻明白了:一共7只小鸡来吃米,有2只没有吃到米,已经吃到米的有几只?
  这道题,如果刚开始我直接问“该如何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那这节课只是生搬硬套,单纯的加法训练。看似一幅简单的情境图,在经过孩子的观察、思考、质疑和老师的适时引导后,竟有如此奇妙的两种思维角度。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充分的参与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深刻地学习到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获取,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在总结中升华“学生主体教学”。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指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当然也包含着总结阶段。从目前状况看,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是比较注重在导入、新授及练习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教学活动的总结阶段则显得比较薄弱。虽然让孩子总结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老师在这一阶段还是“一言堂”,则不能说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否由学生来总结,是学生有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亲自总结的这个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一次非常好的交流活动,可以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和彼此促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如何有利于孩子总结作为一个考虑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知识当做一个系统来处理,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性的认识;
  其次,对一节课的总结,绝不能仅限于对内容的总结,还应引导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维以及亲身感受与体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我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总结:“我这节课上的很开心;这节课很有意思;我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很洪亮;我学会了借助网络来学习;我学会了任何事情既要正着想一想,也要倒着想一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概括总结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表现自己,认可自己,充分调动自己的主体性作用。
  总之,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面对还未完全达到的“小班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还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的探索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与选择。就小学数学而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知识,在构建中形成技能,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1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6
  [3]  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02期
  [4]  李烈.《我教小学数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童伟强.情境,使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学月刊,2009,(6)
  [6]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和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  卢晓红.精彩从这里开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新课程·下旬,2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