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仍是客观存在的,且极为普遍,特别是农村的情况最为突出。预防和纠正我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因此,通过对教育水平较差的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探寻“小学化”现象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预防及纠正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农村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各方面竞争持续激烈的今天,这个现象非但未得到缓解,反而变本加厉,尤其以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和山区的幼儿学前教育为甚。这与我国推广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若想从源头上治理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症结,需要各方努力。我们强化学前教育的目的并非要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不是使学前教育倾向小学化,而是要正确地理解学前教育理念,规范学前教育的办学行为。因此,研究和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迫在眉睫。
一、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公立幼儿园数量较少,绝大多数的幼儿是通过民办幼儿园或是开设在小学中的学前班来学习知识。其实,无论是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还是小学的学前班,都存在着明显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农村孩子是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孩子3岁以前基本上都是跟着老人在家,未接受过任何早期教育,接触到的知识层面相当有限,如此便导致幼儿教育的缺失。待幼儿成长至3至4岁左右时,他们才进入老家附近的幼儿园学习。大部分幼儿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每天都布置了大量书面作业,将本属于幼儿的玩耍时间压缩至零。还有的父母虽然比较开明,但由于也体会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也无可奈何地给幼儿报了很多以“素质教育”为名的兴趣班或特长班。这些兴趣班或特长班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小学低年级的课程,甚至也定期进行考试。这些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做法使得学龄前幼儿过早地承受了不应在这个年龄所承受的负担。幼儿们痛苦不堪,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导致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价值观及影响作祟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为“学而优则仕”。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进行良久,但在各级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这种落后的教育思想仍然大行其道,并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使幼儿教育倾向“小学化”。其次,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就是朝着“为小学做好准备”的方向发展。
(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经费投入不足
有些地方在幼儿园的监管方面缺乏力度,未严格执行审批、考评和奖惩幼儿园的制度,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程度。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并未包含幼儿教育,国家对此投入的经费有限,分配到农村幼儿学前教育方面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因为经费缺口太大,仍然遗留着严重的问题,制约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很多农村幼儿园是小学开办的或者私立的,其教学条件非常落后,通常就是教室里放几张桌椅板凳,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对于开发幼儿智力与培养锻炼幼儿自主能力也很难达到目标。
(三)过度的期望值
在农村幼儿园中常会听到孩子的家长向教师反映一些事情,比如说前一天学习的知识孩子还未能接受,麻烦老师私下再和孩子多讲讲;不知道当天老师都留了哪些作业;孩子每天不想学习,只喜欢玩,等等。农村幼儿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意义与内涵不太了解,对于怎样通过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正确引导幼儿没有概念。不少父母觉得孩子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认了多少字、会算几道加减题便是评价幼儿园教育是否合格的准绳;若是通过学习,孩子未能认识一定的汉字数量,家长便认为学校教学质量差。
(四)幼儿园办园宗旨偏颇
自从我国对教育产业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很多私立幼儿园自给自足,自己承担着盈亏的风险。这就给这些幼儿园增加了压力。一部分幼儿园觉得若是未能尽快使学生认识很多字、会背很多诗的话家长就会不满意,幼儿园生源就少。于是为了迎合学生家长们的心态,同时创造好的口碑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便产生了。而有的民办私营幼儿园向来主张利益,为了能招来更多的孩子,以“特长”教育的口号,强加给幼儿们在这个年纪所不应接受的内容,开展“小学化”英语、语文等学科教学,来使家长们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实现为幼儿园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目的。
三、纠正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途径
(一)规范幼儿素质档案
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前应有素质报告表,报告内容应详细真实,同时具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以此作为跟随学生的档案。需要注意的是,此报告表要包含有关学生的各类素质信息,由教师进行等级的量化,借此可提供给教导处用来分班,而不再是对每一名学生面试,反复提出“这是什么颜色?”“声母都有哪些?”“1+2等于几?”等重复性问题。
(二)做好幼小衔接
早在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便对幼儿园与小学提出了要求,出台了强化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厅要求浙江省的幼儿园保证不再传授小学课程知识;与家长共同合作,培养与锻炼幼儿在管理物品、管理时间、服务自我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大班下学期时开始慢慢减少做游戏的时间,合理增加集体活动的频率。
(三)强化家园联系
幼儿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对于幼儿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积极地支持教师的工作,如主动出席定期召开的家长会,形成家园之间的紧密合作。教师应通过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宣导正确的教育思想,使家长了解教育幼儿的最好方法是打好根基,使其意识到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的危害。
(四)做实教师培训
想要真正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天性,创设出适合幼儿个体差异的情境,引导孩子们通过有趣、科学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索和学习。这需要教师具有勤奋好学的自我提升观念,扭转自身落后的教育理念,选择科学的教育手段,使孩子们愿意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只有当幼儿对于学习的态度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幼儿园应定期给老师提供园内培训、外出深造的机会,加大在提升师资力量方面的经费投入,让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动力和竞争力,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对幼儿提前进行小学教育是一种违反幼儿成长规律的行为,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及心理成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坚决杜绝。要完全纠正农村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任重而道远,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小梅.如何有效防止和纠正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J].教育文匯,2015(5):18-19.
[2]洪丽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其纠正策略[J].教师,2015(24):107-108.
[3]张笑燕.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归因与矫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3):9-12.
(责任编辑:李晓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