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对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也就是将物理知识以图形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选取核心知识内容作为导图的中心点,利用箭头与线条等将其联系起来,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梳理物理知识,将各章节内容联系在一起,明晰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架构,提高预习特别是复习效率,提升学生思维。
在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绘制导图的方法,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要找出中心知识点,分化出同中心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再根据直接知识点进行划分,使用箭头与图形等形成知识导图,进而获得知识导图。在教学前,教师学生布置预习内容,在课前花费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共同绘制本节课的导图内容,培养学生绘制导图的能力,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导图的绘制,掌握导图绘制的要点,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图。
在学习《质量和密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写好大的知识框架,把《质量和密度》这个总的题目写在一个天平上,然后将质量和密度写在天平的两边作为中心知识点,从这两个因素出发写出下面的分支。以密度为例,以定义、公式、单位、特性、测定、应用为二级分支,以此类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些补充和省略,让思维导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预习和复习时,教师还要精心备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突出重点的思维导图。新知识学完后,要想在课堂上将所有琐碎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既不现实又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了提高学生思路并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根据重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导图,如果是学生掌握得较熟练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如果是学生觉得有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在创建导图时可将某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写在导图里面,让导图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
在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单元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单元的重中之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每张物理试卷上必然有相关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将凸透镜的成长规则、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全部包含进思维导图里面;而《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课只是为了完整这个单元的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而增加的,考试过程中最多考学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明者,因此在创建导图的时候就可将这个知识点一带而过。
再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预习和复习过程,通过简单、明了的图文可更好地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既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针对问题进一步梳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理解相应的概念与规律。明确概念之间的结构与关系,在“压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之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在预习本中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根据學生的认知习惯及预习方式,以核心概念为核心,或者以问题研究为主题进行放射性思维,不过度强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从属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之后,再次审视“预习提纲”,要求以知识归纳、梳理为中心再次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时的思维导图,就更注重概念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了。 学生利用导图能够快速进行课堂知识复习,清晰地回忆教师讲解的内容,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思维导图的应用既可提升教学效果,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上下求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249.htm